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新唐史简述(3 / 9)

海魂 闪烁 8174 字 2021-06-10

,商人与资本家的社会地位却并没有得到保证,另外帝国征收高额的商业赋税以及工业赋税,官僚机构腐败,导致商人与资本家极为不满。

这一年,唐帝国颁发了《禁海条令》,一改光武帝定下的以商业立国的基本国策,采取封闭锁国政策,严重威胁到了商人与资本家的利益。结果,苏杭,广东两地首先爆发资本家起义,接着两湖(洞庭湖,鄱阳湖),天津,以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内战很快就扩大到了帝国各地,资产阶级组织武装军队,要求帝国废除《禁海条令》,给予资本家,商人政治权利。

第三次内战的第一阶段持续了八年,在中央军队的迅速镇压下,起义军队损失惨重,被迫转入地下活动。资产阶级革命跌入低谷,不过战争并没有结束。

唐历834年,西安与洛阳两地爆发学社运动,军队残酷镇压参加运动的学生。第三次内战进入第二阶段。资产积极起义再次爆发。这一阶段内战持续了六年,资产积极军队得到了全面武装。最后占领了西安与洛阳,帝国皇帝被迫接受资产阶级的条件,废除《禁海条令》,改组朝廷,成立帝国内阁,并且成立帝国下议会,给予资本家,商人参政大权。

在内战结束后的五十多年里,帝国仍然处于动荡之中,保皇运动,资产运动,以及来自东面的倭患都在威胁着帝国的存亡。直到唐历897年(公元1515年),张绍廷出任帝国首相,帝国内部动荡才逐渐平息。

张绍廷是第一位平民(资本家)内阁首相。他一共连任四届,其执政期间,推行了大量的资本主义改革法规,并且拉拢了大批开明贵族,加强了对旧地主的镇压,并且改革帝国军政制度,正式成立了帝国陆海两军,将帝国军队掌握在了内阁,而不是皇帝的手里。这其实也就标志着,帝国正式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皇帝失去了对军政大权,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帝国最高统帅,而帝国的行政大权已经落于内阁手中。

同时,张绍廷还建立起了完善的议会制度,帝国上议会(贵族议会)只有象征性的权力,下议会掌握了议会实权,并且具有了监督内阁政府,以及立法这两项大权。张绍廷还为帝国建立起了第一套公平的,公开的,完善的法律体系。采用了“案例审判原则”。这也是后来帝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成为了帝国法律不断完善的根据。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张绍廷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现代意义上的唐帝国的缔造者。虽然他出身低微(一名普通的工人的儿子),没有任何的裙带关系(其妻子也是工人出身),没有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