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性能指标能提升这么多,也算是一种奇迹了。
至于其它相关的东西,恐怕要改变的就是输油管的直径、加压泵的功率等等,这些东西不过是旁枝末节,这些东西都仅仅只是最后定性的时候修改的,即便是不修改也没有太多关系,大不了就是浪费点油而已。
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现在可是来了很多国家领导来参观。
虽然这个并不是现在最先进的矢量发动机,但是其巨大的推进力,依旧可以成为中国主流发动机的标准。
只要突破了这个,矢量发动机什么的,其实并不算是太难。
而且只要准备好了这个,到时候想要研制别的,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材料学上的突破,要研究别的发动机已经很简单了,尤其是这种耐热金属更是解决了飞机其他部件的抗高温的问题。
只要这个东西的涂层能够保护关键的零部件,这个飞机上的其他的零部件都不会受到高温的影响。
这个性能有多给力,看看周围的设备的运转就知道了,周围的零部件基本上除了自身发热,可以避免过热的问题。
这一次中航算是熬出头了。
这种超过国际平均水准达到世界先进级别的引擎。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引擎足以让这些四代机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了,那些国产发动机缺少的问题,就不会被人诟病了。
至少那些国产装备没有“中国芯”的问题不会再出现了。
同时发布的还有红旗的好几款发动机。
不管是六缸还是八缸又或者是十二缸。
不管是柴油还是汽油的又或者是天然气的。
总之这些东西的耗油量和发动机的功率都比同类型的国外产品要强。
原本只是拿来给国产红旗作为最优配置的这一款发动机,现在已经是被他们拿出来当做单独制造的业务了。
红旗可是专门给领导人做汽车的,整个公司并没有做的犹如大众那么夸张。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发展!
这个发动机有了之后,他们就可以直接设计车体,可以说,有了赵立的这个设计,他们甚至都能够一天出三款设计。
不管是车底盘的结构,只要他们大致设计出来了,人工智能合算的最佳配置就可以将整个底盘的结构优化到最佳的程度。
但是这一切还只是开始,若是继续往上走,刨开那些艺术因素,人工智能的优化设计,能够让车体的设计更加的符合气动规律,这个设计方面根本就不需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