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5章,快请姚广孝(1 / 3)

“次辅大人,这是汉王的招来农民工。”

“这找我干嘛,去找姚广孝。”

“首辅大人,你看这大明皇家银行的规化图和规章制度。”

“这不是汉王让姚广孝做的吗?去找姚广孝。”

“因为驿站要不要收费,赵王和世子吵起来了,首辅大人、次辅大人你们俩位过去看看吧。”

“快去请姚广孝!”

“灾区免除五年徭役是不是长了点?要不内阁议论一下?”

......

首辅自然是解缙。

而次辅就是威望重的黄淮。

本来朱高煦也想把杨溥提上来的,两个次辅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杨溥刚入内阁就提成次辅不能服众,杨溥自己就拒绝了,也是因为杨溥并不想跟朱高煦靠太近。

本来内阁成员从人变成人,工作量应该更轻松一些的。

必竟杨溥的能力大家都还是知道的。

谁知道。

朱高煦南下搞洪救灾能搞出那么多事情。

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内阁。

很多决议内阁都还没做做决定。

朱高煦就通知姚广孝去做了。

姚广孝被称为“黑衣宰相”,他虽然不去朝中任职做事,但他是能直接影响朱棣的谋主。

朱棣迁都北京。

姚广孝不仅负责迁都事宜,还要一手规划都的布局。

影响了后世几百年。

不过现在京都还在大兴土木中。

大兴土木就要动用劳工。

京都花了足足二十年才算是真正的建好。

可谓是花费巨大。

京都定在北方其实并不是做为首都的最好选择。

短板太明显。

第一就是缺粮,所以必需保证漕运的畅通。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水。

北方一向缺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修建了一个大水库才算是真正解决。

至于说环境问题其实都是次要的。

真正的大问题的其实是对南方的控制偏弱。

燕云十六州在大明绝对是算是边锤之地。

所以定都大明皇帝才会被说成天子守国门。

但是从宋朝开始华夏的经济重心就已经南移,说直白点,就是南方人口更多,钱更多多,自然南方能给国家的税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