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2章,九千岁就位,三杨就位(3 / 3)

“现在二哥让你也感受一下是什么滋味,就写写画画怎么啦?你以为皇帝很好当啊?酒池肉林,想干嘛干嘛?那我告诉你,皇爷爷在的时候,一天才睡两三个时辰。”

“想玩?做昏君,让我大明三世而亡?”

“行了,不说那么多了,爱干不干,不干就回你的王府。”

朱高燧:“干,为什么不干,干还不成。二哥别生气。”

朱高煦:“我不生你气,不过你要是想享乐,回家安心当王爷最发了,那个位置你就不要想了。”

朱高燧:“明白,明白。”

朱高煦:“怎么样?我的大侄子,压力大不大?要是感觉当不了皇孙,跟二叔说一声啊。”

“哈哈......”

朱瞻基:“二叔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一定能行。”

......

杨溥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人,太子洗马,翰林编修。

因为不认可朱高煦监国居然被朱棣下了大狱。

其实不只他一个。

还有好几个。

但是为什么单单提他呢?

因为朱瞻基时的内阁首辅。

内阁在原本就有杨士奇、杨荣,再加上一个杨溥。

大家都把他们并称为【三杨】。

在离京前。

朱高煦把杨溥放了出来,提前让他加入了内阁。

并且把他从翰林编修升到了翰林学士。

杨溥能接替杨士奇成为内阁首辅。

能力自然不用说。

其实不认可朱高煦监国说是得罪汉王没错。

但下大狱还不至于。

真正的原因是为了保护这批非汉王党。

支持朱高煦监国的不用想,肯定是武勋那帮家伙。

不支持朱高煦监国虽然不一定是太子党,但肯定是为了大明朝着想的好官。

必竟汉王暴烈成性,谁不知道。

他监国有人反对实在是太正常了。

但是汉王真监国了,这些人还在朝堂上,朱棣怕朱高煦一火暴真把人给杀了。

那损失就大条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征官容易,好官,能官,那就不容易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