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1章,黄河水患(1 / 3)

朱高煦终于明白了老爹和老大的险恶用心。

古代为什么那么多昏君?

为什么明君都不长寿?

看看这些奏折就知道了。

这才几天没处理。

就有几箩筐要处理。

要是以前的朱高煦非得把这些奏折一把火烧了不可。

朱元璋是一个工作狂。

他而且天赋异禀。

他认为没有必要存在宰相制度。

所以就把自己的宰相杀了。

自己亲自统领六部就行。

加上他是开国太祖。

杀人成性。

没几个文官敢调戏他。

当然也有写了万言奏折的。

被他臭骂了一顿。

所以大多数都只是汇报工作的。

处理起来相当对简单。

到了朱棣其实也还好。

因为也是杀人起来的皇帝。

奏折也没有像后来那样乱。

什么皇帝你吃了吗?

然后过一个月又来一封。

皇帝你吃了吗?

还有皇帝我们哪哪下雨了。

然后写一首诗给皇帝品鉴。

这都哪跟哪。

跟工作都不搭边好吧。

当奏折当聊天工具了。

不过好在朱棣是个马上皇帝。

跟本坐不住,所以他发明了一项影响大明一整个朝的制度。

内阁制。

要知道这项制度还要年才会在英国确立。

这项制度有多好?

大明王朝。

有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就知道这项制度有多牛逼了。

就是因为有内阁撑着。

这也是为什么文官到后面权力越大。

还出现了党派之争。

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后世有名的东林党。

这实质就是内阁制造成的后果。

魏忠贤为什么能成为九千岁。

很多人以为是因为他掌有东厂锦衣卫。

实际上他最大的权力是来自另一重身份。

内阁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这是什么权力呢?

大臣的“奏章”,先交到内阁,阁臣“票拟”,相当于投票。

然后再交给皇帝的“批红”。

明朝的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