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门口。
等待上朝的朝臣之间。
中书左丞相胡惟庸翻开了工部尚书送来的设计图,仔细的看了许久,眉头才微微蹙起,朝着身旁的汪广洋道:“汪相,奇怪啊,这农科院为什么建得跟普通庭院一样,毫无出奇之处!”
“....胡相,你看我说的对吧,这周王就不是一个种田的料!”
汪广洋笑了笑,很不以为意的道。
“我总觉得此事不简单,对了,我听说昨夜周王又进宫了?”
“是进宫了一趟,而且不止是周王,昨夜亲军都尉府那里也有调动,但具体发生了什么,六部中却没人知道!”
闻言,胡惟庸的脸色略显凝重。
亲军都尉府,那可是天子耳目。
亲军都尉都频繁调动。
这事绝对不一般。
“总之待会上朝,我等要小心着点!”
“胡相放心,大家都明白!”
胡惟庸便将设计图还给了工部尚书。
紧接着,有钟声从宫中传来。
胡惟庸整理了一下朝服。
率先走入了宫门。
百官跟在他身后,一起朝着奉先殿而去!
奉先殿上。
朱元璋端坐龙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诸臣起身。
朱元璋朝着自己的贴身太监看了一眼。
那太监立刻会意的走上前。
“圣上口谕!”
“诸位爱卿,可有事上奏?”
闻言,几名大臣拿着奏折就站了出来。
太监们把这些奏折全部收起,堆在了朱元璋身前的桌案之上。
“陛下,大臣们没有事了。”
贴身太监转身朝着朱元璋道。
“既然没事,朕就该跟你们说说正事了。”
朱元璋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朱标。
朱标微微点头,面朝着群臣道:“近日以来,父皇有感官员贪墨之事难以杜绝,决定颁布新的官吏制度!”
“中书省当先施行之!”
闻言,百官浑身尽皆一震!
中书省胡惟庸顿时感觉事情严重,立刻站出来问道:“太子殿下,不知是何制度?为何我中书省之前一点都不知情?”
“此制度乃父皇跟我讨论至半夜,方才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