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罕敢用。
八
凡聚落相近,期某旦集,交易閧然,其名為「虛」。柳云:「綠荷包飯趁虛人。」臨川云:「花間人語趁朝虛。」山谷:「筍葉裹鹽同趁虛」,「趁虛人集春蔬好。」
九
江漢有滸,以扞制泛濫,大漲則溢於平陸,水退滸見,舟人謂之「水落槽」。又灘石激湍,其中深僅可容舟者,謂之「洪」。若大水,則不復問洪矣。臨川:「萬里寒江正復槽」,「東江木落水分洪」。以此亦謂水「黃帽」,謂雲「砲車」,非遐征遠涉,不能知也。
十
退之:「心訝愁來唯貯火,眼知別後自添花。」臨川云:「髮為感傷無翠葆,眼從瞻望有玄花。」又:「久欽江總文才妙,自歎虞翻骨相屯。」又云:「久諳郭璞言多驗,老比顏含意更疏。」韓:「我今罪重無歸望,直至長安路八千。」永叔:「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去此更三千。」柳:「十年顦顇到秦京,誰料今為嶺外行。」王:「十年江海別常輕,豈料今隨寡嫂行。」柳:「直以疎慵招物議,休將文字趁時名。」王:「直以文章供潤色,未應風月負登臨。」柳:「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又:「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蘇:「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黃:「五更歸夢三千里,一日思親十二時。」皆不約而合,句法使然故也。
十一
永叔以昌黎比介甫。答云:「他日若能窺孟子,終身何敢望韓公。」吳季野以方賈誼。答云:「俯仰謬恩方自歉,慚君將比洛陽人。」皆憤然不平,如惡無鹽唐突。而宋景山贈文忠詩,有「才如夢得多為累,情似安仁久悼亡。」即開門當之。二公何抑揚之異也!
十二
李翱賦云:「眾囂囂而雜處兮,咸歎老而嗟卑;顧予心獨不然兮,慮行道之猶非。」文忠屢稱之。觀老杜「漢陰有鹿門,滄海有靈查。焉能學眾口,咄咄空咨嗟」,正同此意。
十三
牧之有「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嘗愛其語奇怪,似不蹈襲。後讀子美「苦遭白髮不相放」,為之撫掌。
十四
《否卦》:「包承小人,吉。」說者謂:小人在下者包之,小人在上者承之,蓋處否當然。杜云:「曲直吾不知,負暄候樵牧。」「是非何處定,高枕笑浮生。」「洗眼看輕薄,虛懷任屈伸。」「寄謝悠悠世上兒,不爭好惡莫相疑。」其寄傲疎放,擺脫世網,所謂「兩忘而化其道」者也。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