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卷十九 隐逸门(1 / 4)

世人渭(论)渊明,皆以其专用肥遁,初无康济之念,能知其心者寡也。尝求其集,若云:“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又有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其自乐田亩,乃卷怀不得已耳。士之出处,未易为世俗言也。〔《韵语阳秋》、《溪诗话》卷八〕

瓢之为器,贫者所用,故颜子以一瓢饮,而扬子比之山雌。文康公筑室泛金溪上,阖门千指,朝齑暮盐,未尝敢以贫为病。尝因溪结亭,号曰瓢饮,盖欲少见慕贤好古、安贫乐道之意。予尝有诗云:“我不学许由隐烟雾,得瓢不饮惟挂树。又不学德义居虎丘,带瓢入市多骑牛。分无玉瓯囊古锦,病渴文园只瓢饮。

不(下)瞰金溪新结亭,未须引吸如长鲸。但愿金溪化为酒,岁岁持瓢醉花柳。”〔《韵语阳秋》卷二○〕

《杜寻苑(范)十隐居》云:“侍立小童清。”义山《忆正一》云:“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子厚云:“日午独眠(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秀老云:“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闲弃山间累年,颇得此数诗气味。〔《溪诗话》卷四〕

陈抟负经纶才,历五季乱离,游行四方,志不遂,入武当山,后隐居华山。

自晋汉以后,每闻一朝革命,颦蹙数日。人有问者,瞪目不答。一日,方乘驴游华阴市,闻太祖登极,惊喜大笑。问其故,又笑曰:“天下自此定矣。”太祖方潜龙时抟尝见天日之表,知太平之有自矣。遁迹之初,有诗云:“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见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岂浅哉!〔邵伯温《易学辨感》〕

陈抟,周世宗尝召见〔赐号白云先生〕。太平兴国初,再召赴阙。太宗赐诗云:“曾向前朝出(号)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先生服华阳巾,草屦垂绦,以宾礼见,赐坐。〔《渑水燕谈》卷四〕

康节除秘书省校书郎颍州团练推官,辞,不许。既受命即引疾不起,且以诗答乡人曰:“平生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断送落花安用雨,装添旧物岂须春!幸逢尧、舜为真主,且放巢由作外臣。六十病夫宜揣分,监司无用苦开陈。”〔《言行录》〕

后复再召,抟辞曰:“九重仙诏,休教丹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辩惑》〕

种放别业在终南山,后生从之学者甚众。性颇嗜酒,躬耕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