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一卷谁主沉浮 第七十四节分歧初现(3 / 4)

官道无疆 瑞根 3068 字 2021-06-10

恽廷国很审慎的表明了态度,谭伟峰和许文良都找他专门汇报过如何进一步加快昌西州工业发展步伐,在这个问题上谭许二人也找过尹国钊,尹国钊也支持昌西州还是要发展工业,认为昌西州是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要彻底尽快的解决落后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发展工业,而农业和第三产业见效太慢,而且容量有限,难以真正帮助当地老百姓摆脱贫困,这个意见也是昌西州委的意见,恽廷国也认同。

恽廷国觉得陆为民有点儿过分强调昌西州的生态脆弱了,不错昌西州以山区为主,而且省内几条河流都源于昌西山区中,但是这些河流水量丰富,也不像所说的那样稀释能力差,昌西州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就是因为过于谨慎,使得工业这一块成为了昌西州的短板,和其他地市的距离越拉越大,也成为了昌江省的一个洼地。

谭伟峰和许文良要想改变昌西州的面貌,恽廷国觉得这个意见应当予以鼓励支持,当然他也不是说要发展工业就不要环保了,外边不是都说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么?像电镀、制革这一类的高污染源,恽廷国并不赞同,这些都是从沿海地区淘汰而来的小企业,投资额度也不大,也难以真正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污染还大,不值得,但是像近期昌西州重点引入的利用昌西州内前期兴建的山区电站的丰沛电力来发展切削刀具制造业,恽廷国觉得还是很有看点的。

昌西州没啥工业基础,可以说你搞哪一行都得要白手起家,所以在选择没太大余地,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较为丰沛的电力了,从2007年开始昌西山区陆续开始开发水电,建成的几座中小型电站这一两年开始陆续发电,由于交通因素制约,加上环境因素,所以也就是谭伟峰和许文良这一届才开始有动作,不过现在昌州到长沙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沿线的交通瓶颈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又有廉价丰沛的电力供应,所以也基本具备了发展工业的条件,也才有了从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这些工业。

在恽廷国看来,能够有工业项目进入昌西州是真不错了,就算是有电力充足廉价的这一点优势,但是现在是啥状况,已经不是前几年经济上行投资者挥舞着钞票到处投资上项目的时候了,严寒来袭,大家都捂紧腰包,新增投资明显下滑,资本家也开始审视投资的这些项目究竟有没有市场,能不能赚回本了。

谭伟峰和许文良煞费苦心地跑了苏浙沪粤几个省市,就是想要拉来一些项目,也幸亏沿海地区的电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才有这些项目向内陆转移的机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