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八卷 心潮逐浪高 第十三节 探讨(2 / 4)

官道无疆 瑞根 3099 字 2021-06-10

上市委常委会通过的意见拿到省委那边都不会打回来,但是这个情况也导致了另外一个现象的产生。省委组织部那边要求市委在确定这些人选的时候要主动和省委组织部对接,也就是说省委组织部要主动参与到市里对自己下辖区县或者市直机关一把手的选拔中来,本来这在程序上也是合理的。提前介入,相互沟通协调,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是这个尺度却很难把握。

如果省委组织部对某个人选“过于感兴趣“,那么在沟通协调中就会更加”主动“,主导权也会被省委组织部那边所掌握。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市委组织部这边就有些坐蜡了。你不能体现市委的意图,市委主要领导不满意。你要据理力争,省委组织部又是上级。而且还具有相当话语权,他要真坚决反对,这个人选就得要搁下来。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黄文旭才算是深刻领会到了副省级城市里边的门道有多深,办事儿有多难。

他也是在丰州市干过组织部长的,现在换位到昌州担任组织部长,这份感觉对比就很不是滋味,在丰州,无论是市直机关还是区县班子调整,那都是丰州市委的事儿,而现在最核心的一把手任免权限在省委了,省委组织部甚至要参与这些干部选拔过程,越俎代庖喧宾夺主的滋味就这样,憋屈。

这只是一方面的,昌州市委和昌江省委的关系如何来把握好定位,副省级城市如何来体现自己在全省的独特地位,如何来利用好自己作为省会的核心优势,这些都可以写几本书,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就那么几条,最大限度的争取作为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不同于其他地市的独有权益,体现自身的独有地位,同时又要很娴熟优雅的处理好与省里的关系,避免因为自己的独特地位引发省里的猜忌和不满,这是个很考纲的活儿。

“嗨,一言难尽,昌州的情况只有呆过的人才清楚。“黄文旭也懒得多说,这种话题扯开来也说不清楚,不是当事人,领会不到,“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副省级城市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其带来的一些框框架架有时候也会成为制约一个地方发展的枷锁。”

陆为民倒是能够理解黄文旭话语里的苦涩和无奈,当一个市委都对下边区县一把手的任免没有最终决定权时,其受到的制约会有多大,如果是换了汪正熹时代的昌州市委问题不大,汪正熹虽然是从昌州成长起来的干部,但是在省里威望很高,无论是当时的田海华还是后来的邵泾川都对其很尊重,但莫计成时代就不行了,莫计成一是外来户,二是能力上有欠缺,所以这个市委书记在省里话语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