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看了齐泰三人一眼。
只见齐泰神情激动,方孝孺恍然大悟,杨士奇虽平静,眼中却已经明亮起来了。
见此,朱允熥心中暗道:齐泰不愧是历史上的削藩先锋啊。
“知道便好。”朱允熥点点头,道:“莫要外传。”
“然后,后天齐泰、杨士奇、方孝孺,与我一块迎接一下…”
“我那位再次得胜归来的,舅祖父蓝玉。”
只是他们这些人,只想到削藩吗?
对此,朱允熥也不会继续提点他们。
只能说,他们想的还不够深。
等后面事情发生了,自然就都知道了。
该和臣子商量的,朱允熥会这样做。
但所谓君心难测嘛,不就是让人没办法知道君王的究竟会做什么?
之后。
朱允熥再和几人多谈论一些细节后,就让他们下去了。
杨士奇、齐泰、方孝孺则往文华殿的厢房去。
一边帮朱允熥处理一些简单的东西,一边等候命令。
目前他们的工作还算简单,可随着以后时间渐移,他们要做的事情还会更多。
比如,朱允熥登基之后!
到了黄昏时分。
军机处的人都已经离去。
另一个身影出现在文华殿内。
“太孙。”
“嗯?郑和啊。”正在处理政务的朱允熥问道:“第一次来,有什么消息?”
东厂虽然设立了,但一直没像锦衣卫一样,做出什么成绩来。
也就是没拿下什么官员。
所以,好像渐渐被人给遗忘了似的。
可这正是朱允熥所要的结果。
东厂放在应天府民间的耳朵,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开始彰显作用了。
更无人察觉。
“太孙重修鱼鳞册的事情传出之后。”
“应天府内,一些文人墨客,认为这是太孙想要做出自己一番政绩。”
“好再次向陛下证明自己的能力。”
“而且是在酒楼之中饮酒谈论的。”
“哦?”朱允熥微微冷笑,道:“老朱没露面,这些文人都这么大胆了?”
“罢了,随他们说去吧。”
“不过,他们怎么知道,我是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
“可能是与某些朝廷大臣有联系,好好查一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