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却是别的。
“两位,我有一件事情,想要和两位商量。”
“此事…事关海禁。”
“海禁?”傅友德、徐辉祖两人顿时一讶。
“请太孙言明。”
前面才改了宝钞的事情,现在要动海禁?
难道!
徐辉祖神色一紧,道:“太孙,你想要解开海禁?”
朱允熥微微摇头道:“哪里的话,我可没有这么说,你可不要污人清白。”
“…”徐辉祖神色顿时一滞。
这种让他感觉无力又无奈的感觉,怎么那么像徐妙锦某些情况下,怼他的时候。
“不过呢。”朱允熥笑一声,道:“毕竟沿海多少渔民要生活,要吃饭呢。”
“海禁以来,又有多少渔民选择对抗朝廷,又有多少渔民逃离海外,甚至沦为海盗。”
傅友德、徐辉祖两人对这些,都很清楚。
可是,海禁之策,是为大明长治久安而定下的。
朱允熥继续道:“我也清楚,设置海禁,是为了海防问题。”
“可这么久了,海防完全平安吗?”
“倭寇、海盗,依旧还在,甚至在大明的近海来去自如!”
“…”徐辉祖抱拳道:“太孙,你这些话,还说你不是要解开海禁?”
“当然不!”朱允熥正义凛然道:“海禁这事,估计皇爷爷那边会很难很难搞。”
也不是朱允熥不想直接开。
而是他现在还不想将动静弄太大。
前面才搞完宝钞呢。
可不开海禁,可不代表他没办法!
说得对!
傅友德、徐辉祖两人在心中同时喊了一声。
还是傅友德比较老道。
“但不知,太孙有何打算?”
“是想救沿海渔民吗?”
“当然!”朱允熥的语气更加正义,道:“他们也是大明的子民,岂能坐视不管!”
“可是。”徐辉祖无奈道:“太孙,不开海禁,你唯有让渔民种田。”
“而且,这些事情,不应该是和文官们商议吗?”
“我和颍国公都是武将,只管打仗。”
“哈哈哈。”朱允熥大笑几声,道:“不不,今天叫你们来,就是与你们有关。”
“我拟定,不谋求解开海禁。”
“但是渔民确实要生活,所以,渔民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