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在经济上他是一个小白,可在对维护皇权的设计上,他很能干。
特别是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后,朱元璋便是朕即国家的代表。
文官集团的成熟,要等到弘治皇帝时期,皇帝才完全没办法控制。
而现在文官,在老朱面前,只不过是白兔罢了。
朱允熥仔细交代完钱宁后,问道:“都记住了吗?”
钱宁连忙低头道:“臣都记住了。”
“必定给太孙办妥。”
“哼~”朱允熥轻哼道:“那我就记住你这话了。”
钱宁吞了吞唾沫,“是!”
朱允熥再看向严嵩,道:“然后是你,严嵩。”
“文官之中的事情,是属于你的。”
“除了一些本身就有罪必死的,你看看,还可以陷害哪些人。”
“皇城亲军那边动作会大一点,但文官这边温和一点就行。”
严嵩听后,暗吸一口气。
这位太孙,真的是太会摆弄人心了。
他如今进行的,是在巩固自己的地位。
也是在收取应天府大臣的人心!
逐步将朱元璋的人,变成自己的人。
收取人心的效果如何,唯有看几天后的情况了。
但以严嵩估计。
朱允熥前面这些排布,已经足够多了,足够稳妥了。
“臣遵命。”严嵩用着与钱宁一样恭敬的态度,向朱允熥行礼。
朱允熥想了想,又道:“不过,有些人是一定要先拔掉或者罢免的。”
“比如那些大学士,特别是文华殿那些…嗯…等等。”
“我皇爷爷应该醒了吧?”
刘瑾闻言,道:“洪武爷应该醒了。”
朱允熥听后,拿起傅友德的免死铁券,道:“我需要先去看望他老人家一下。”
“严嵩、钱宁你们也跟着来。”
“走。”
所谓大学士,还要说到老朱废丞相的事情上。
废除丞相后,皇帝直接管理全部,也就是说原本该丞相的事情,皇帝都要做。
如此,光皇帝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了。
于是老朱设立四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过了两年,又撤销四辅官,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
然后,再设置文华殿大学士,作为太子顾问,辅导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