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百三十七章 光年之外(2 / 3)

纳米崛起 岭南仨人 2303 字 2021-09-10

数据分析出来后,通过智能合成系统,合成出该星体表面的观测图像,逐步放大之后。

他们看到这颗红矮星表面,有很多规则的黑色条纹,还有很多黑点。

“这东西……该不会是……”

俩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答案,显然他们怀疑这是人工造物,而且是类似于戴森球的人工巨构。

重新分析了一遍数据之后,江逐波又有一个新发现:“这颗红矮星有点超大了,体积都有太阳的83.4%左右,按道理来说,这种类型的恒星,不应该变成红矮星才对?”

“如果真是类戴森球的人工造物,那问题就可以解释了。”黄革新眼神慎重的分析道。

江逐波点了点头:“确实,如果是人工造物阻隔了恒星光芒,那就不难解释了。”

俩人没有迟疑,立刻将这件事汇报给航天部,顿时这件事在联邦高层之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连黄修远都被拉去开会了。

连续一个多星期的持续观察,直到月球背面的可观测方向,转移到东南星域,袁天罡天文台才结束了这一次追踪观测。

而连续8天的观测数据,合成出来的一系列星体图片,通过组合放映出来,更加确认该恒星,就是被类戴森结构包裹着。

因为在此期间,观测到了有大型飞行物,在巨构周围活动的迹象。

黄修远看完联合调查报告,又看向其他人,露出一丝无奈:“应该可以确定为人工造物,没有想到外星文明竟然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另一个研究天文物理的老院士,倒是没有太过于担忧:“不过从综合观测数据来看,对方应该没有发展跨越恒星系的地步。”

黄修远对此表示认同。

这个推理是有依据的,那就是这颗恒星周围的其他恒星系,并没有出现在相类似的人造巨构。

由此可见,该外星文明的技术水平,要么刚刚达到跨越恒星系的门槛,要么就是没有能力进行跨恒星系航行。

当然,由于双方距离的问题,该恒星系距离太阳系,足足有132光年左右。

这意味着,这些巨构的存在时间,已经是132年之前的技术水平了,在这132年期间,对方的科技水平,究竟有没有获得突破,这是一个说不准的问题。

不过暂时可以放心一点,那就是在该恒星系与太阳系之间,那些存在的恒星系,都没有观测异常情况。

只要对方没有超光速航行技术,至少五六百年内,是不太可能进入太阳系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