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翰林院大门之外。
陈寻刚想进入翰林院内,就被门前的侍卫拦下。
他就纳闷了,这翰林院本就是为了聚集天下之能人异士之所。
难不成,这献计,还需要穿绫罗绸缎才能来不成?
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他一拱手,问道:
“请问大人,这里可是翰林院?”
那侍卫见陈寻没有要走的意思,便是一脸的不耐烦。
“知道还不快滚!这里,是你呆的地方?”
这侍卫如此瞧不起人,即便是陈寻心中也是燃起了怒火。
但是为了那两银子,他才忍耐住了问道:
“那么敢问将军,朝廷是不是有诏令,无论是谁在翰林内献计,只要被录用都能获得两的银子?”
这是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的一条诏令,为的就是吸纳天才有识之士。
没想到,到了翰林院这里,居然还要被人分个三六九等才能入内。
那侍卫闻言,也不敢否认,然后点点头,说道:
“是。”
接着,陈寻又问道:
“既然如此,那么这与我穿布衣,或是绸缎又有何关系?”
那侍卫又说道:
“这里,乃是翰林院,众多圣贤汇聚之地。
岂不是被你这般穿着玷污了?”
听着侍卫的意思,这翰林院必须要穿得得体一些,才能进入其中?
那这广纳天下良方之事,岂不是一个笑话?
陈寻笑了:
“那按照大人的意思,穿得好的就是圣贤,穿得不好的就是贱民。
那么,自古以来,有多少圣贤,是出身就是书香门第?
照大人的意思,当年皇上还是一个农民呢。
难道,大人是说皇上来这里,也是玷污了这翰林院喽?”
听到陈寻的话,那侍卫顿时一惊。
“你...”
陈寻的话如同刀锋一般,这侍卫一时间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他要是承认了陈寻的这些话,那无疑于是辱骂皇上。
那可是掉脑袋的重罪啊。
“所以,我能够进去献计了吗?”
说完这些话后陈寻缓了一会儿,这才用平淡的语气问道。
这侍卫也是好一会儿后,才回过神来:
“不行,大人有令,除非他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