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
派亲卫宋定领四百亲兵进会稽郡城统领一千郡兵维持治安以及调运粮草。
吕蒙带着朱桓、卫温、诸葛直三位军司马,在丹徒山开始重新整顿那六千士兵。
在山顶摆好两千人吃喝的肉食,六千人从山底出发,先到先得!
挑选体力最好的两千人,吕蒙亲自统领。
朱桓、卫温、诸葛直三位军司马,每人带着自己的三百亲卫,再挑选一千人,各自统领。
余下一百素质最差的人,吕蒙直接发配到宋定那里,成为了守城郡兵的一员。
吕蒙原本有一千精兵,这次孙权大方把孙暠那六千兵全给了吕蒙,再加上一千会稽郡城防兵,总共八千兵,全部受吕蒙调遣。吕蒙还只是校尉级别,却有了中郎将级别的兵力。
吕蒙为何能从拥兵一千的别部司马,一跃成拥兵八千的校尉,聪明人都知道。
那不是因为此次快速平定了孙暠之乱,而是拥立孙权继位之功!
当初江东文臣们全部拥立三公子孙翊,而武将都没表态。
但孙策却坚定得把位置传给了孙权。
事后,人们从服侍孙策的亲兵那里得知,是吕蒙前后两次极力为孙权说话,才让孙策传位给孙权。
并且,人们还听说,也是吕蒙,设计试探周瑜,才让周瑜和孙权打消了隔阂,彻底巩固了孙权的统治。
于今,吕蒙在孙暠叛乱的战争中立功,并且表现出强大的个人勇武和练兵统兵能力,那么得到提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此时的江东,看看手握重兵的大将有哪些。
最精锐的两万水军,在水军都督周瑜手里,屯扎在鄱阳湖附近,防备着江夏黄祖。在孙策遇刺前,周瑜便是中护军。孙权继位后,周瑜成了名副其实的水军都督,并且册封了一个鄱阳龙君的名号。于今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军,并且听从吕蒙的建议,召集大量工匠改造战船。
董袭、凌操、蒋钦为周瑜手下水军大将。
最精锐的两万山地作战士兵,在太史慈手里,驻扎在豫章和庐陵地区,防备着荆南的刘磐和黄忠。太史慈也被册封为西海龙君,如今在山里收编山越军民,向着更南、更西边慢慢拓展。
再接着就是督军中郎将徐琨,名义上统兵两万,驻扎在吴郡,护卫在孙权周围。但徐琨的两万兵,却又被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老将军还有吕范,一人分走四千,徐琨自己能亲自指挥的也只有四千。而且孙权身边还有周泰、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