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为难,羞愧不安,拖拖拉拉,免不了推诿一番,不肯配合。
几年后,司马光得疾,但因为青苗法和免役法尚未废除,因此心有不甘。
一日,司马光由儿子扶着上朝,在言及尚未废除的新法时,不禁叹息道:“青苗、免役法不得除,吾死不瞑目啊。”说毕,司马光当殿向宣仁太皇太后和哲宗皇帝请求废除青苗、免役两法。
对此,满朝大臣皆无异义,只有章惇力言不可,当殿与司马光辩论起来,说差役法乃朝廷武备虚弱的原因所在,只有免役法方能提振武备,若废除了免役法,无疑是自弱其身,自毁长城。
那章惇长得五大三粗,说起话来粗声大气,全然不把年尊体迈、德高望重、鸿儒大师的司马光放在眼里,大有藐视权威之势,直言免役法是国家根基,绝对动弹不得。
司马光正在重病之中,加之又是个鸿儒大师,为人温良谦恭,面对章惇咄咄逼人之势,半晌而也张不开嘴来。
见此状,直气得宣仁太皇太后大怒,当即命令执殿官,将章惇撵出了大殿,贬到汝州任知府去了。
因为章惇之故,惹得宣仁太皇太后及司马光极不高兴。
司马光作为鸿儒大师,有股子不服输的犟脾气,被章惇惹得一生气,那股子不服输的倔脾气就上来了,当殿宣布道:“所有地方,五日内,悉数废除免役法,不得有误!”
在场的大臣闻言,皆曰不行,说时间紧迫,情势复杂,五日内废除免疫法,没有可行性。
司马光见状,万分无奈。
正在司马光万般不堪情形下,在群臣的一片反对声中,忽然有人大吼一声:“我看行!”
随着吼声,从班列中挺身而出一个人来,高声说道:“事行与不行,全在于做与不做。若做事,事便行;若不做事,事行也是不行!”
众大臣闻言,心里皆吃了大大的一惊,定眼去看,却是知开封府的蔡京。
这厮原本是王安石新法的坚定支持者,保守党老臣正欲贬之而后快呢,只是还没顾上,谁知这厮转即又支持起废除新法来了。
其实,目前的情势,蔡京已看得清清楚楚的了。王安石被罢相了,神宗皇帝也驾崩了,现在当权的是宣仁太皇太后和当朝宰相司马光,哲宗皇帝年幼,不过是个摆设而已,不依附司马光的势力不行啊!所以,蔡京才有如此转变。
殿堂上,蔡京继续大义凛然地说道:“国事为上,公心为重;大臣食禄,当为国尽忠。以臣之见,只要是不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