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流寇铺路,有谋逆之嫌啊!臣请皇上治他谋逆之罪,当满门抄斩!”
谢晋干脆不理李傲呈到皇上面前的那些千户的口供,而直接将李傲推理定罪。并且是谋逆大罪。这就是先下手为强,谢晋也没指望这样就能把李傲定罪,起码能做到各执一词,把前面的事化解。谢晋知道皇上最怕麻烦,嫌烦之下,来个两边和稀泥,也就达到自己的目的了。为此,谢晋连太子都给撺掇来了。
太子,朱厚治,嘉庆皇上的嫡长子,在其三岁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一直跟随朝中知名大儒学孔孟治国之道。
太子已经大婚并有一子一女,妃嫔甚少,就一正妃,一侧妃,并且过的很是朴素,只因为内库的钱都被自己的父皇用来烧丹了,连父皇自己的妃嫔都很少,皇子除了太子,还有一个次子,瑞王,朱厚仁,还有两个公主,就没了,说起来这些皇子皇女应该是过着奢侈的日子,但其实不是,他们过得还是很朴素的。皇上虽然昏庸,但他自己儿子女儿可都不是一般的二世祖,他们在这些大儒的熏陶个教育之下,不但知道百姓疾苦,知道伦理纲常,也知道自己父皇昏庸无度。
这不,太子朱厚治知道李傲的这个事之后,对自己的恩师丝毫没有怀疑,就在一边附和:“父皇,儿臣也认为李傲该当死罪!”
皇上不理他们,两眼一眯,就当他们不存在,径自睡了一样。让太子跟谢晋两人面面相觑,都呆住了。等了一刻钟之后,皇上丝毫没有要醒来的样子,皇上的贴身太监悄悄在太子耳边说,皇上这时候经常要睡一长段时间,暗示他们可以先走人。
太子无奈,只得带着自己恩师出来,等他们离开,皇上眯着的眼,还是睁开了,呆了一会之后,叫来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写下一道圣旨,大致意思就是,李傲剿灭流寇大获全胜,嘉奖,而锦衣卫指挥使王斌因病辞去指挥使的职务,就由李傲担当。另外,释放抗击流寇不力的陕西千户,着其戴罪立功。都各自恢复原职。令原陕西总兵官吴广重回陕西重新任命为陕西总兵官。
果然是和稀泥的做法,两边都安然无恙,但叫谢晋不平的是,这个李傲一向就是嚣张小人,他要是来到皇上身边任锦衣卫指挥使对京城所有的大臣又是一番腥风血雨啊!前面的麻烦是没了,后来的麻烦却是接踵而至。
为了李傲的这个任命,朝臣们各自私下接头,商量对策。
“简直岂有此理,皇上昏庸至此,实在是寒了天下臣子的心啊!”户部尚书温润被狠狠气到了,自己密谋的没成事就算了,毕竟也是小打小闹,连谢晋首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