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让国家财政负担巨大,尤其是在中原的那些藩王们,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不断的分封,俸禄压力大,而且还容易侵占军田民田压迫百姓等。
不过朱以海也看到了朱元章的养子沐英的沐氏家族镇守云南近三百年,带来的积极正面的作用,虽说到崇祯时,沐氏占了云南官面上三分之一的田地,多有不法,是个大土司,但在维持大明朝廷中央权威方面,还是非常积极的。
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很重要。
他既不希望分封的皇子们将来造反,或是他们的子孙造大明的反,也不愿意关在地方养猪。
他也不喜欢唐朝那种把皇子皇孙全关在京城,养在五王院、百孙院那种做法。
思来想去后,朱以海打算让汉王吃点苦,给他安排个边疆之地,划一块封地,给予一些有限的兵权,主要给他地方监察之权。
入城之后,朱以海带着汉王看沙盘。
在日月山的南面,也就是黄河龙羊峡一带的南岸地区,有一个归德所,在明初洪武年间,设立了河州卫,下有归德所等,分兵屯田,归德共有十屯,屯兵都是从江左淮泗地区迁移来的,后来又安置了一些本地土着。
这个归德,便是后世的贵德了,也包括了尖扎、贵南一带,主要就集中在龙羊峡黄河南岸。
历经近三百年,归德依然还保留了一些独特的江左文化,但也染杂了一些夷风,这里汉藏回皆有,既有孔庙、城皇,也有汉传释教和藏传释教,还有本教寺院,各种寺院多达近百座,有数千僧人,几十座经堂。
既有屯庄农耕,也有部落牧民。
一直以来,这里都是隶属大明的陕西,只不过明末之时,这里也一度失去控制,不过如今恢复正轨。
绍天朝把龙羊峡上下游的东岸、南岸地区,新设了一个河源府,西抵大夏河河州城,南抵西倾山玛曲,后世的玛曲、碌曲、河南、泽库、夏河、同仁、临夏、循化、尖扎、贵德、贵南、同德,全划入这个河源府。
这个河源府与西宁府、西海府,三个府从甘肃省划出,划入青海省,属于朝廷直接管理的。
这个新设的河源府,也包括和硕特固始汗第五子尹勒都齐的封地,他的封地就是在积石山北的黄河河曲两岸。
从龙羊峡到刘家峡,这是黄河较为险要的一段,滩多水急,难通舟船,只能顺河乘羊皮筏子或是放木排而下。
这黄河南岸地区,南高北地,东部多山多河谷,西部则多是高原牧场。
在宣德时,这片地区的南部,由隆务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