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家平定江东的战斗进行到最后关头的时候,在寿春的袁术也终于接到了他的心腹扬州刺史惠衢关于江东情况的急报。
由于陆家的迅速行动以及对于保密的重视,连张英等人都摆不平的惠衢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信息,只是猜测说陆康至少带了五万人攻占了曲阿。不过,惠衢虽然不通军事,但也并不完全是一个蠢材,他虽然连出兵试探一番都不敢,但从蛛丝马迹中也判断出丹阳已经失守,陆家军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吴郡与会稽郡。
得到急报的袁术惊怒交加,他没有想到陆康竟然有这种本事这种胆量,在击败了孙策后竟敢直接出兵江东,并且还如此迅速的击败了惠衢、吴景、孙贲三人都打不赢的刘繇,他在感到自己的脸被打的啪啪响的同时,也敏感地意识到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庐江空虚!
一个郡的士兵能有多少?
即使是不学无术的袁术都清楚,士兵可不是拉民夫就行的,就算是用来搞运输的辅兵,那起码也得有二重天的修为才有足够的力气干活当炮灰,要想成为正规军的话起码得有三重天的修为。而就算是修为到了三重天也只是有了成为正规军的资格而已,要真正成为合格的士兵,还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还需要提供大量的粮秣装备金钱。
有了这些先决条件,陆康能够撑起五万人来就顶天了,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爆更多的士兵。而除掉惠衢信里的水分以及陆康沿途收编的人马,陆康起码也得带了三万人走吧,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庐江郡最多也就只剩下两万人,而且还没有主心骨!
所以,庐江是不是可以再打一打?打下了庐江之后是不是可以再顺势灭了立足未稳的陆康收了江东?
想到了这些,袁术的腰也不疼了,走路也不虚了,连忙召集了一众心腹,决定重新探讨一番究竟该南下还是继续北上的问题。
南下与北上,这是袁术麾下的智囊为他精心谋划的两条并没有什么出彩地方的争霸路线。
南下是指,渡过大江扫平扬州,而后拿下荆州,一统江南之力,形成强楚之势,退则割据一方进则问鼎中原。只不过由于袁术并不喜欢水乡,再加上其麾下的水军实在一般,连只有曲阿一地的刘繇的都拿不下,所以南下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自从崛起以来,袁术的重点都放在了北方。
袁术的北上策略,简而言之就是统合大军攻占豫州、兖州、徐州,而后与袁术最为痛恨的袁绍争锋。只不过,就在去年的时候,统辖南阳、汝南等天下数一数二的大郡以及淮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