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年,冀州地界。
两个骑着白马的少年一路向南。
一人面容俊朗,棱角分明,身着白衣,坐在战马上紧紧攥住缰绳,显然骑术并不那么娴熟。
赵应,他是一名穿越者,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十六个年头了。
“二哥,还生气呢?我说你至于嘛,你就这么想跟他走?”
赵应的前面一人,身长尺,面如冠玉,二人一般英气。
不同的是,这人右手握着一杆银枪。
他便是赵应的二哥,常山,赵子龙!
未来的常胜将军。
“刘使君一生仁义,欲救徐州陶谦出水火,此乃大义,你为何要拒绝他的盛情邀请?
拒绝也就罢了,还要撂下狠话,他好歹是平原县令,公孙将军的同窗旧宜。
更何况,他还参加过反董勤王的义举,焉可如此无礼?”
赵云不满的白了赵应一眼。
最后又无奈的摇了摇头,“大哥走后就剩下我们兄弟二人了,都怪我平日里太过宽纵你。”
长兄如父,自从大哥赵风死后,赵云就如父兄一般带着赵应。
平日里有时过于胡闹,他最多也就是训斥几句。
断然没想到人家刘备好心来找自己共同举义去救陶谦,赵应直接把刘备给骂跑了。
“可拉倒吧。”
赵应嗤之以鼻,不屑道:“他那叫盛情邀请啊?简直是在侮辱人好吧。
你没看张飞那趾高气扬的德行,就好像是他们兄弟施舍了你一个机会一般。
还有关羽,成天眯着个眼睛,他都在用鼻孔看你呢你没发现?
这哥仨就知道打着汉皇后裔的牌子招摇过市,我呸!”
赵应没好气的吐了口唾沫。
看着赵应孩子气的模样,赵云是又好气又好笑,“人家毕竟是名动天下的悍将,有点架子也正常。
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天下能有几人?”
说到这,赵云露出了几分神往。
酸枣会盟的时候,赵云不过是个什长,公孙瓒把他丢在后方训练兵马。
没能亲眼目睹旷世之战,赵云引为遗憾。
“所以啊,你说我们哥俩跟着他们能有什么前途可言?你跟着公孙瓒的时候也就是看他一个人的脸色。
跟了刘大耳,那可是要看他们仨的脸色,犯得着吗?”
对刘备,赵应没什么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