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君王,这墓穴简直是寒酸的可怜,唯一碑一冢几级石阶而已。
……
陈理也被大臣们安排的明明白白。
第四日,举行大典,顺利登基。
毕竟如大臣所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期,稳定军心与民心更为重要!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陈理已经想出了解决军粮问题的办法。
登基大典枯燥的进行完毕,陈理坐在龙座上睥睨四方,下面的文武百官跪倒在自己面前的台阶之下山呼万岁。
这种感觉,让陈理觉得有点爽,不过同样也感到亚历山大!
待所有大臣起身,陈理刚准备宣布自己登基后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可是却似乎没有人准备听他说话。
毕竟陈理年龄太小,所有的大臣都觉得,关于国家的保卫发展大计都应该由丞相、太尉和皇太后常氏商量决定。
此时自己的亲娘正坐在龙座左后方,算是垂帘听政呢。
丞相张必先率先上奏:
“启禀皇上、太后娘娘,鄱阳湖一战,先帝驾崩,我大汉六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大部投降朱元璋,那朱元璋借机更加壮大。微臣建议,应尽快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以防朱元璋短期之内大举进犯!”
接着一个叫做胡进的兵部尚书继续劝进道:
“是啊,皇上、太后娘娘,微臣觉得丞相所言极是!如今那朱贼一方兵多将广,且元军屡屡进攻我北方边境,我大汉兵将应接不暇,若此时朱元璋亲率大兵压境,以我武昌的十万老弱残兵必不可敌,还是应尽快招兵买马,并在短期内训练新军,以备不时之需啊!”
后面几个七七的大臣也跟着起哄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还未等陈理开口,皇太后常氏便在陈理身后应声道:
“也好!那朱元璋若大举进犯,你们一定要给我守住武昌,需要多少兵将尽快招募……”
陈理心中已经略有不快,妈的老子是皇帝还是你们是皇帝?我还没说话呢你们这就打算把事情定了?
不过陈理看了看自己躲在宽大龙袍里还未成年的弱小身躯很快也释然,觉得这也正常,毕竟自己太小了,大臣们很难觉得自己能够处理政事。
但是陈理不打算这么一直沉默下去,直接打断了自己老娘的话道:
“母后,朕有话要说!”
在陈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