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文士来到临淄,直接向招贤馆而去。
目标明确,根本没有任何拖拉。
按照荀川的规定,招贤馆和招匠馆皆十二个时辰开放,、。
不管又能之士什么时候来,皆可来投。
只要通过初次考核者,皆可住下,吃喝供应,待荀川第二次考核后分配。
文士得知考核内容后,心中一定,坐直,手中笔墨如飞。
写了一篇千字文,然后交给负责监考的官吏。
官吏一看文笔不错,至少会写字。
符合荀川的要求,当即让其住下,待荀川来分配。
每天傍晚,荀川都会抽时间来招贤馆这里看看,希望有惊喜出现。
毕竟刘备手中的人才实在是不够用。
这天荀川和往常一样,来到招贤馆,然后让官吏将今天来投的文士答卷交上来。
今天只有五人来投,荀川观看了前面四篇文章,不过平平。
但最差也能做个教书先生吧,荀川安慰自己。
然后无所谓的拿起最后一篇,也就是那个路过西沙窝村的文士的答卷了。
“嗯!”
荀川一看开头,文笔非常好,而且字迹清晰。
一看就知道所书写之人基础扎实。
“好!”
荀川越看越激动。
如此文章,如此见识,绝对是大才之人才能写出来。
“千字文章,字字千金,道出世间疾苦,道出明主之道,应当是当世名士!”
荀川看后,颇有心心相惜之感。
“靠,原来是这个猛人!他怎么会来这里,按照历史所说,他不是应该在曹操那里当官吗?”“难道因为我出现的原因,他也受到了蝴蝶效应的影响!”
荀川看完最后的署名后大吃一惊,因为这个文士的名字叫陈宫!!!
“既然来了,我一定会让你放出万丈光芒,不让你虚负凌云万丈才!”
荀川想起历史上的陈宫,绝对是一个顶级的谋士,也是一个非常悲剧的谋士。
甚至比徐庶还要悲催。
他为了自己的理念,以自己顶尖的才学来抗衡恶贼曹操,最终所托之人吕布乃一武夫。
如若吕布不那么自负,多听陈宫之言,那么历史上还有曹操吗?
历史上还会出现三国鼎立之势吗?很难说清楚。
陈宫的才智如何,看过三国的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