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的心口相传,还有平安来自后世的经验,两个月时间,练兵小成平安很有信心。
但不能在军械和战马上被克扣,否则一百人三十匹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朱棣脸上浮现感兴趣的神色,但看看平安,知道这小子不会和自己多说,也就只能作罢。
诸王继续前行,他们每个人都快之国了,坐拥大量精兵强将,地方上的驻军也受他们节制,此时此刻,这些二十左右的亲王都是志得意满,处于人生最辉煌的起点,平安这里的事,对他们来说,连池塘里溅起的小浪花都算不上。
洪武十三年,大明有好几件值得注意的大事。
一是胡惟庸案发,中书省废除。
二是把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武夫兵权进一步下跌。
其三就是诸王之国,这标志着公侯伯武将权力下降的同时,诸王的地位开始上升。
这又为此后的大诛功臣,埋下伏笔。
至于平安平百户上任,最少在此时此刻,仍然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
“见过百户大人。”
平安进入百户公厅后,就算是正式接掌了第三百户。
前来拜见的是两个冠带总旗官,都是七品武官。
一个名钱九四,一个名宋宁。
都是四十来岁,满脸风霜,粗手大脚。
不出意外果然是淮西人出身,行伍二十年,赚了七品官职,在府军前卫已经属于安心种地养老的状态了。
总旗之下就是小旗,无品阶,十个小旗只配给了六个,有四个据说是有调任的,有生病的……估计是小旗官里还算出色的,直接被调走了事。
剩下的这六位,也是和钱九四,宋宁两人一样,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模样。
对平安来说反而是好事,平勇平毅和平完平实,正好是先授给四个小旗官,很合适。
“各人免礼吧。”平安看着官厅众人,态度平静的道:“既然大家都认识了,接下来召集所有旗军,本官要训话。”
“是,大人。”
这位二十不到的百户,听说还是皇上的义子。
做事果然是雷厉风行。
刚刚上任,便是要集兵。
平安步出官厅,背手肃立。
几个大跨院到处是乱哄哄的情形。
旗军们忙着戴上笠帽,披好鸳鸯战袄,然后拿着各自兵器,按小旗整队。
到处鸡飞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