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六章 部照,腰牌(1 / 3)

说来后人可能不信,大明洪武年间,除了皇室和少数公侯伯贵族外,大半的文武官员都是穷窘不堪。

武官还要好一些,毕竟有些战场缴获,不必老老实实全部上交。

喝兵血,卖军械,还有驭使军户当自家农奴,或是抢占军屯田亩……这些事在洪武年间,谁做谁死!

但大战之后,藏一些金银之类的缴获,只要做的小心,总归还有些机会。

另外武臣获得赏赐的机会也多。

文官就惨了,基本上是老老实实领自己的俸禄。

就算这样,一个空印案,冤杀了多少文官?

哪个县的县衙前,没有几张被剥皮实草的人皮?

平安此前就是领七品俸禄,一年九十石,还得养马,养家里的十来口人。

要不是马皇后隔一段时间就会赏赐一回,怕是真的连饭也吃不饱。

这么窘迫,平安穿越这大半个月,已经想了十几个来钱的门路,奈何家里存钱不足一千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算是原本忠厚性格的平安,对自己朱爸爸的孤寒吝啬,也是在内心颇有一些怨言……

两锭大银,怪不得老朱圣旨里都有,其实真是重赏。

洪武年间的物价低的吓人。

也是和元末大战的破坏有关。

京师附近的地,好的水田才三两到四两一亩,旱田一两半到二两一亩。

一头耕牛三两银,一匹马四两到六两,一头驴一两多些。

猪,鸡,鱼,羊,更不值钱。

米价是洪武年间最低,明中后期才涨上去,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就高到离谱。

从米价就能看的出王朝是处于盛世还是末世。

范进手里的两锭大银,够买四五十亩旱田,二十来亩水田。

三十多头耕牛。

够十几户百姓一年的生活费,绰绰有余。

在老朱来说,真的是厚赏了。

就算是平安,也是相当满意。

他有很多发财大计,现在启动资金算是有了。

但最重要的,还是赶紧领部照,然后领差事,朱爸爸的圣旨可是说的很清楚,好好当差,好好练兵,表现不好可是要受惩罚的。

在惩罚人这方面,朱元璋可从不说空话。

“恭喜百户大人!”

“恭喜郎君!”

“恭喜五弟!”

“恭喜五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