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章(1 / 4)

远行 米饭钵钵 3469 字 2021-06-09

?

天气逐渐转暖了,白露洲似乎又迎来新的生机,路旁的白杨树也开始抽芽吐蕊,沉睡一个冬季的生灵开始逐渐苏醒了。而长江却到了禁渔期,齐伯已经不能再捕鱼了。不过听齐伯说还是会有渔民冒着风险去捕鱼,不捕鱼就没饭吃。大多数偷偷捕鱼的渔民会用迷魂阵的方式,将许多根竹竿依次排列水中,渔网挂在竹竿上,隐藏在水下,结成一片庞大的捕捞区域。再用一种挂满倒钩的网,鱼只要碰到钩子就休想逃脱,这样的捕捞方式很快,但是鱼基本都是遍体鳞伤,卖不到好价钱,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齐伯不喜欢用那种竭泽而渔的方式,禁渔期的三个月里是不会捕鱼的,家里的四亩地会重新种上水稻,齐伯说爹妈走的时候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一间瓦房和四亩地,而这些足够养活他了。徐大顺家原本有四五亩地,可是后来有两亩承包给别人了,每亩一年收一千块钱,自家留着两亩地,现在全种上水稻了。

插秧的时候,我负责在田里拔秧苗,齐伯负责插秧。那时候流行抛秧,就是把秧苗散开随手一抛,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而齐伯还是采用传统的拉线插秧的方法,说这样虽然费事,不过不浪费秧苗,收成也比抛秧的好。

徐大顺家田不多,早早地插完了秧,而别家才刚开始犁田。那时候犁田都是机械化了,村里有拖拉机的农户会把拖拉机的胎卸下来,在田里走几个来回,比牛耕省事,不过要收五十块钱一亩,村里有个农户专接这样的生意。

那天我看见徐大顺居然也开着拖拉机在田里给人家犁田,有模有样,觉得又好奇又好笑,就隔着田埂对他喊,徐大顺,你怎么也干起这活儿了,还真是多才多艺!他回过头笑笑说,开拖拉机的人自己家也要插秧,活忙不过来就找我帮忙,给我二十块钱一亩!

呵呵,这人还真是掉钱眼里了,不过我还挺佩服他的,换成是我未必能吃这苦。

到了中午,插秧的人都回家吃饭了,徐大顺还在田里耕着,我冲他喊,别耕了,快回家吃饭吧,吃完饭再耕!

徐大顺说,哦!知道啦,你嫂子已经做好饭啦,等会儿就会送来的,你先回去吃吧。

我无奈叹口气,也没有理会他,男人有了家庭的压力,必定会将自己放在最后一位,或许他会想,我多耕一亩田,家里就多一点收入,饭桌上可能就多一样荤菜,日子可能就更好过一些吧。而我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意识,也没有徐大顺那样的担当,至少他敢于直面现实,并努力挣扎着,虽然力量微薄,却远胜过逃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