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成提前用瞬移沙盘和信鸽与身在吐蕃腹地的暗影卫队取得联系,但暗影卫队主要靠骑马移动,进入到南诏国境内还需要一些时间。
因此,防范南诏国和安禄山的袭击就成了李成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南诏国境内地形崎岖,进攻难度比吐蕃还要麻烦。而且由于南诏国地位太低,大唐甚至都没有派遣过和亲使团出使那里,因此对有关这个国家的情报了解的并不多。
更棘手的是,南诏国内比起吐蕃更加稳定,突袭吐蕃是因为吐蕃内部局势不稳,再加上大唐边军对吐蕃的骚扰,导致奇袭发动成功,可南诏国境内局势相当稳定,借助他们内乱的机会发动突袭显然不现实。而且,南诏国境内地形易守难攻,土地贫瘠不适合耕种,在朝廷内部肯定不会有多少文官武将支持进攻。
考虑种种,李成得出一个结论:“不能武力摆平,就只能从别的地方考虑了。”
他召见官员开会,告诉众人自己的担忧:
“朕得知,南诏国最近不老实,他们与吐蕃和安史叛军余孽相互勾结,之前没派人参加先帝的葬礼也是对朕的漠视,各位,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不派使团参加葬礼,再加上先前因为安史之乱背叛大唐投奔吐蕃,南诏国可谓是把仇恨拉满了,许多大臣都建议对南诏国一点教训,打下一部分南诏国领土以示警戒。
但郭子仪却有不同的看法:“陛下,臣认为南诏国在明知道不派使团是得罪我们大唐,现在也没有任何表态,他们之中肯定有什么阴谋或者其他内情。”
“郭子仪真不愧是一般人啊!”
李成心中感慨,不过郭子仪能有不同的观点,说不定他能给出更好的建议:
“那么,你说说吧,对于南诏国该怎么处理?”
郭子仪迟疑片刻,回答道:“陛下,南诏国地形易守难攻,我们大唐贸然发兵攻打肯定是吃力不讨好,不如我们从贸易上动手。”
郭子仪认为:南诏国粮食产量不足,并且缺乏食盐,这些重要物资的来源,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与大唐的贸易交换而来。如果大唐对南诏国的贸易展开制裁,也许会对他们造成一些教训。
不过仅仅是贸易制裁还不够,还要吐蕃方面配合——南诏国投靠了吐蕃,最好是找个借口,让大唐和吐蕃联合对南诏国制裁,逼迫吐蕃交出叛军余孽。
郭子仪的提议虽然与李成构想的差不多,但他还是有所顾虑:
“南诏、吐蕃,下一步安禄山是不是要对西域动手呢?与西域接壤的河套平原可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