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悍的正规军。这样即便地方再发生安史之乱那样的叛乱,也因为叛军实力不济而会很快平定。
这些想法,与李成的构想不谋而合。李成下一步的计划就打算与这有关。
“那么,其他几位才子继续吧,朕想听听你们更多的意见。”
随即,剩下十位才子一一谏言,对于安史之乱也有从其他方面的看法,但大多数都认为,对节度使的打压要从税收、军队上限制。
“陛下,草民认为,节度使的问题不只有税收和军队,应该还有民心。”
谏言的书生名叫高成志,他的想法与其他书生相比确实与众不同。不过李成并未表示惊讶,反而更有兴趣:
“你叫高成志吧,来,你给朕讲讲你的观点。”
高成志直言,前朝大隋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失去民心,暴敛税收,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导致隋朝立国区区几十年就被推翻,现在安史之乱虽然平息,但那些节度使治下地区的百姓未必会继续支持皇帝,即便将节度使都撤除了,也未必能避免再发生这样的内乱。
“好,很好!”
高成志的谏言相比其他书生明显更高一筹,其角度刁钻,连李成也没有想到会有书生说出这种话!当然,他对于高成志的谏言非常满意,因为能在封建时代说出如此超乎时代的想法,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没错,高成志,你说得太对了!朕非常喜欢你的发言。节度使问题的根本,是民心问题!朕认为,你可以作为本次科举的状元!”
其他书生一听,顿时表现出懊悔的表情,高成志本人也很懵逼,状元之名居然就这么掉在自己头上?
李成也看出其他人对自己的决定有些不满,他解释道:
“各位,朕知道你们都是栋梁之才,但在朕看来,国家需要的不只是你们这样思路太受限制的才子,更需要能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才子。而高成志这位书生,他的看法让朕眼前一亮,你们难道也能提出他所说的问题吗?”
其他书生沉默不语,确实,高成志的话他们一开始确实没想到。既然李成都发话高成志是状元,那他们也不敢再继续抗议。
至于高成志本人,则是激动的对李成千恩万谢。李成摆摆手,淡淡的说道:
“各位谏言了这么久,也很累了吧,先吃饭,吃完饭我们再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