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这个时候突然来支援?”
意识到情况不妙的李成试图立即让前线撤军,但冷静下来后,他忽然想到临阵让军队仓促撤退乃是兵家大忌,必须妥善应对!
“史思明来势汹汹,看来是真的打算与邺城的安庆绪联手歼灭我大唐的主力,既然都是叛军,多来一个也不是什么坏事!”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与其先歼灭安庆绪叛军在歼灭史思明叛军,那不如在邺城将他们一网打尽!所以,为了麻痹敌人,李成得让唐军遭遇一场“惨败”。
“嗯···那就这么写吧。郭子仪、李光波应该能看懂我的意思,他们不会让我失望吧?”
李成写下密信,飞鸽传书的方式传递到郭子仪手上。他收到密信,只看到信上一句话:
“史思明即将与安庆绪汇合,要麻痹敌军,毕其功于一役!”
郭子仪不愧是一代军神,他看出李成的意思:
“史思明的十几万大军也来支援?那正好,在邺城围点打援展开歼灭战也不是不行!通知各部,暂缓攻势,保持鱼鳞阵型撤退!不得有任何延误!”
命令下达,前线的将士非常不解。明明与叛军杀得正起劲,为什么要下令撤退?就差一点就可以让叛军重创,现在撤退不是前功尽弃?
但是军令如山,现在不得不放弃与叛军缠斗。所以唐军将士只能想办法摆脱与敌人的战斗,匆忙转身撤退。尽管命令已经下令要保持阵型,但叛军却在此时抓住时机,对唐军展开反冲击。一些反应不及的将士就这么死在叛军的反冲击下!
更糟糕的是,本应该在最后方的火炮部队,却因为其他掩护他们的唐军提前撤退,而导致他们不得不正面应对叛军骑兵!
好在李成预料到火炮部队可能会面临这种危机,在叛军准备对火炮部队冲锋时,李元文率领的重甲步兵部队迂回到叛军两侧,借助地形将叛军拖入混战,总算为火炮部队的撤退争取足够时间。而代价,就是这支人的重甲步兵部队死伤惨重,最后还能战斗的只剩下不到人!
就连李元文这位猛将也在战斗中身受重伤,不得不被护送到洛阳进行修养,第一次邺城战役以唐军主动撤退而结束,只是,唐军的主动撤退并不是战败,而是为了接下来更大规模的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