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李成正式在长安举行登基大典后,立即谋划针对叛军展开大规模歼灭战。尽管在睢阳击溃万叛军,但这些溃败军队中,依然有很多人会被安庆绪叛军收拢或者流落到其他节度使手下。
若是不尽快将他们全部消灭,这些散去溃败的叛军很可能会继续为非作歹,并且进一步做大各地节度使的实力,地方变强,中央削弱,大唐朝廷的实力与威信一步步削减,到最后亡于藩镇割据···
所以,为了能谋划出更好的作战计划,李成召集众臣,询问他们:“诸位,朕想听听看,你们对当今局势有什么其他看法。”
封常清率先谏言:“陛下,现在我们有个问题,在北方与叛军作战的郭子仪、李光弼还没有宣布效忠于您,但若是他们并不打算效忠于您而是挥师南下勤王该怎么办?而且,安庆绪叛军也在蠢蠢欲动,似乎打算集结部队再次南下。”
高仙芝、仆固怀恩等将领也表现出一丝忧虑,叛军内部不是铁板一块,看起来可以各个突破,但这些家伙都是群难以控制的野兽,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肯定会后患无穷!
“嗯,你们说得很对,朕也有同样的担心。那你们还有什么建议呢?|尽管提出来吧,朕洗耳恭听。”
群臣小声议论,其中,从益州赶来投奔李成的大诗人杜甫也谏言:“陛下,叛乱已经持续一年多,百姓生活困顿,若是不能给出政策安抚下面的百姓,也许会爆发严重的混乱。”
“陛下,吐蕃那边也不太老实,最近一段时间与吐蕃的贸易对我们不太顺利,吐蕃人跟我们贸易的货物质量相比叛乱前差了很多。而且根据边境哨兵报告,吐蕃似乎在边境集结了一批部队,准备趁火打劫。”
······
种种情报汇集起来,李成发现目前的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困难,长安周边地区不比川蜀,即便是遭受叛军破坏,人口密度依旧比后者多得多。而且由于李成重创叛军的缘故,许多往外地逃难的平民也在回流到长安。但长安的农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仅仅靠长安本地的资源还不足以满足周边数百万人口消耗。
并且,吐蕃还想趁火打劫,在边境搞些小动作。虽然李成通过安插的密探得知,李萱在自己派出的高手保护下没吃什么苦,但吐蕃内部政局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稳固,一些狼子野心的吐蕃实力派对陷入内乱的大唐虎视眈眈,边境上的小动作也是这些家伙的杰作。
“攘外?安内?这是个必须面对的选择题啊,看来当皇帝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