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摇摇头,不紧不慢的告诉封常清:
“封将军,我说了,这都是误会。我不是叛军,我与安禄山有不共戴天之仇,不可能会与他们同流合污。至于造反,那也是无稽之谈。我只有这么几千人部队,就算造反又怎么可能是几十万大唐官军的对手?”
说完,李成让手下放下武器后退,主动像对方表现自己的善意。
“封常清,我已经表现了我的善意,你是不是也该表示下呢?让你的手下都退去吧,我跟你单独谈谈怎么样?另外,我奉劝你一句,一个时辰内我若是不能安全的从这里出去,洛阳城就会有大麻烦哦?”
封常清也不傻,他能听出李成话里有话,当即让手下都退出去。
“那么,你想跟我说什么?你杀了这么多朝廷官军,你觉得你跑得了吗!不如归顺我大唐王朝。士可杀不可辱,你别想跟我耍什么花招!”
李成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封将军,我知道你是位优秀的将领,但跟着李隆基这个昏君卖命不值得,不如弃暗投明,加入到我麾下怎么样?你若是投入到我麾下,我允许你指挥我这只军队。”
这个诱惑,对于习惯于领兵打仗的将领来说难以拒绝,毕竟李成手下的军队有多么强悍,他封常清还是很清楚的,但是封常清对李唐王朝的忠诚超乎李成的预料:
“哼,那又怎样?我大唐精兵强将众多,你区区几千人又能翻出什么大浪!想招降我?不可能!士可杀不可辱,要杀要剐现在就动手,但你休想招降我!”
说完,封常清就要拔剑自裁,但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腰间的长剑居然不知何时被人拿走了!
“封将军,您这是何必呢?为了李隆基自杀不值得,我实话告诉你吧,叛军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当今圣上李隆基昏庸无能导致的,您想想,当初允许安禄山成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人是谁?不就是李隆基吗?”
“这···”
李成的话找不出一丝破绽,确实,当初安排安禄山执掌范阳节度使时,朝中就有人对此表示异议,认为安禄山狼子野心,脑后有反骨,如果再这么放任下去,必定是养虎为患!
可惜,这些建议全部被李隆基驳回,依旧让安禄山执掌范阳,不久又让其执掌三镇节度使,正是因为手上掌控大量军队,才让安禄山有了造反的底气!
看出封常清内心动摇,李成再接再厉:“将军,您在想想,当今圣上之所以会如此麻痹大意,不也是因为身旁有杨国忠等只会献上谗言的奸诈小人吗?洛阳城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