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父亲表态,李建勋就不再犹豫,道:“能够在大王以及诸多前辈大将面前、班门弄斧,是建勋的荣幸!”
杨行密转而对徐温道:"现在建勋已无异议,你们家二郎,总不会露怯吧?"
徐温毅然表态,道:"大王用心良苦,敦美便是绑,也要把他绑来。"
杨行密点了点头,忽然长叹一声,道:"想当年,咱们‘三十六英雄‘,兄弟齐心,横扫江淮,东却钱镠,北拒朱温,天下莫敢与争。如今叛的叛,死的死,剩下的兄弟,亦终究逃不过英雄迟暮的下场。我们这一代的人,将会渐渐老去。接下来的年月,就要看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喽。"
顿了一顿,又扼腕叹息,道:"只可惜,三十六英雄,后继无人。诸将之子,惟有建勋与知诰,自强自勉,奋发有为,余子皆庸庸碌碌,不值一哂。"
李建勋连称不敢,道:"大公子礼贤下士,敢作敢为,才真正是我辈翘楚。"同时想到的,是安仁义的劝告。徐知诰此人,平时看起来胸无大志,任意妄为,原以为他只是在扬州的公子哥中,颇具一些虚名,但想不到,竟连吴王对此人的评价,也是如此之高。看来自己真的是小瞧了他。
杨行密呵呵的笑了几声,听到李建勋对杨渥的恭维,也不知道心里面是苦涩,还是开心。
李德诚这时才叮嘱李建勋,道:"大王刻意安排你与知诰在众人面前一战,目的就是要激起年轻一辈的奋发之心。届时大王不但赏赐丰厚,而且还会将掌上明珠,赐婚于获胜之人。你这几天,就别再出去花天酒地的了,好好准备应战吧。"
李建勋登时吓了一跳,道:"不好!"?
杨行密、徐温的目光,无不横扫而来。
李建勋心中叫苦,他刚才听到"赐婚",不由自主的想起安仁义告发之词,一时之间慌了心神,这才脱口而出。由此也可看出,自己的心性修为,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强大。
李建勋刚想找一个借口,来补救自己的失言,却又忽然心中一动:自己何不干脆趁着这个时候,将事情全盘交代出来?
思念及此,李建勋跪拜下来,禀告道:"在来吴王府之前,建勋曾去了大牢一趟。"
杨行密自然知道李建勋去见何人,闻言轻哼道:"安仁义徒具这么个好名字,却是个忘恩负义之人,你去见他,有什么好说的。"
李建勋望了望徐温、又望了望乃父李德诚,最后一脸认真的对杨行密道:“安仁义说是有密事相告,建勋不能明辩其真伪,也不知道该不该说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