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过床后,等人都散了,余母和婆婆一起打开陪嫁箱,根据嫁妆单子来清点嫁妆,又根据白家的交代,取出白玉娴的呢子大衣、黑色条绒裤子和皮鞋、围巾、手套,包在红布包袱里,连同余庆妍才给白玉娴织好的一双大红羊毛袜子,明天由接亲的女孩子们带过去。
另外,白玉娴给余庆国织的毛衣毛裤也拿出来给余庆国明天穿,看到这身板板正正的毛衣毛裤,余母和余奶奶对白玉娴又添了三分喜欢。
“妈,玉娴的陪嫁真不少哩。”余母清点了下首饰和压箱钱,满脸笑容。
余奶奶已看完了嫁妆单子,笑眯眯地点头,看着余母把首饰和压箱钱放回去,然后又放进八十八块开箱钱才把箱子重新锁上,这钱余奶奶知道,是余庆国给的。
第二天一大早,余庆国就穿上了新衣裳,胸前配着一朵大红花,眉梢眼角全是洋洋喜气。
他们家找了十辆自行车,擦洗得锃亮,每一辆前面都系着红花,余庆国单独骑一辆在前头开路,带着大红包袱,余下九辆有一辆由白二叔骑着,其他都由余庆国的拜把子兄弟骑着,分别带着喇叭匠和两个接亲的女孩子,以及抱着披红挂彩小公鸡的团结。
还有一件重要的东西就是上头被,就是余家做的喜被,大红缎面百子图,被角缝进了花生红枣桂圆莲子,象征着早生贵子,必须带到白家,然后再带回来。
今儿天公作美,晴空万里。
这时候已经腊月过半,是交九时节,没有太阳的话会让人觉得特别寒冷,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冷意,所以这样的大晴天很得大家喜欢,晒着太阳,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余庆国脚下蹬得飞快,擦脸而过的寒风也挡不住他心中的热情。
进了白集大队喇叭匠就下了车,敲锣打鼓地开路,到了白集七队路口放迎亲的鞭炮,白家那边也放了鞭炮应和,结果到了白家的大门口,大门紧闭,门口围着好些亲朋好友,笑嘻嘻地道:“庆国,叫你爸妈,不然不给你开门。”
余庆国拍了拍门,大声道:“爸,妈,开门!”声音十分响亮。
“再大点声,你爸妈听不见。”门内不知道是谁开口,明显在打趣,因为谁都清楚,余庆国的声音特别响亮,不像其他人那么扭捏。
余庆国又叫了好几声,大门才缓缓打开,白父和白母穿着一身新衣,并肩而立,各拿一个红包给余庆国,这是改口费,每个红包里包了八块钱,取自八八八发发发之意。他们不敢多给,因为玉娴到了婆家,那边得给双倍改口费。
白玉娴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