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似乎看到了邴原的疑惑,于是说道:“茶道在简而不在繁,越是简单的茶叶、最直接的冲泡,反而能让你尝到茶之真味。你先尝尝。”
邴原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
这茶果然与他平日里所饮不同,甘爽醇厚,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学生明白了。儒家学说,尤其是礼教的繁文缛节,对于人来说更像是一种枷锁和累赘,在某些方面禁锢了人的思想了创造力!就像饮茶,工序太多,反而让人品不出茶的本味!”
祝云卿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家伙倒是蛮有悟性的。
“老师,明天,太学新址就要启用,司空的意思是,诸位博士在一起开一场清议大会,以讨论儒家学说为题。孔大人希望老师也参加!”
“哦?”祝云卿有点捉摸不透了。
明明是孔融把自己轰出了太学,以他那么清高的性格,怎么可能马上低头来邀请自己?
不过,他马上意识到了:这是曹操安排的。
既然是曹操安排的,那么很明显:曹操要借助这次清议,考较一下自己的学问。
曹操这家伙,打着清议的名头,这实际上就是舌战群儒啊!
不过,祝云卿并不怂。
“老师,恐怕你得多准备准备,听说明日不仅有儒学大家,更有一帮老臣,先生万不可出言过激……”
“哈哈哈哈……你是怕我想触怒孔融一样触怒他们吗?你放心好了!我自有办法!”
其实,对于这种舌战群儒的场面,祝云卿一点都不虚;反而,他倒是对邴原的立场有点好奇。
联想到上次他竟然出谋划策让自己投奔袁绍?这种表现令人大失所望。
然而今天却感觉他城府颇深、悟性极高。
难道,之前邴原给自己写的那封信另有用意?
祝云卿感觉有点看不透他了。
第二天,两名太学生专门到他门口问安,引导他前往太学参加清议。
清议在正堂举行,祝云卿一进门,就发现今天的气场不太对。
这种学术交流活动,一般是孔融坐在正中,而今天他却坐在了侧席,而正中间是一位五六十岁的长者。
这老者铁青着脸,穿着一身布衣,表情严肃;而旁边的孔融则是一脸傲然,微笑着端坐,眼睛半眯着。
“请祝博士上座!”孔融说着,指了一下对面的坐席。
祝云卿一看,呵!这对面就一个座位!
这果然是要舌战群儒的架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