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轻易的抬头,深怕这个时候招惹了朱允炆不满。
“杨士奇,起来吧!”
杨士奇心中稍微安定的一些。
朱允炆说话的语气还算随和,就算不是真的要升他的职,但应该也不会太差。
“谢陛下!”
“朕听说你在编撰《明太祖实录》,而且还是由你主持的?”
“上一次吏部组织的考核,你又拿到了第一!”
朱允炆说这话的时候,没有看着杨士奇。
反而看着身边的朱元璋。
“臣起于微末,得陛下的赏识,战战兢兢,不敢行差踏错罢了。”
朱元璋眉头轻皱。
对于眼前这人,他最大的想法就是这人识时务。
“你对方孝孺辞官回乡一事,怎么看?”
这一回问话的不是朱允炆,而是他身边的一个中年人。
杨士奇很好奇对方的身份,却不敢问。
朱允炆既然没有反驳,那就应当是默许了。
杨士奇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强压下自己心里的狂喜。
“陛下,臣虽然得了方大人赏识之恩。”
“但是对于方大人的不作为,微臣实在不敢苟同。”
“所谓在其位谋其事,若是没这个能耐,自然得退位,将这个位置让给更有能耐的人。”
这番话说得十分漂亮。
朱元璋终于刮目相看。
“那你觉得齐泰和黄子澄这一次被砍头,是不是因为陛下暴虐?”
“你可要想好了再回答,咱想要听实话。”
机会确实是个好机会,也得看这人有没有这个胆量抓住。
杨士奇已经是满头冷汗。
他最想要的就是明哲保身,谁也不得罪。
可是今天,是必然要得罪了。
若是一门心思的说那两个人不好,就给人一种阿谀奉承的印象。
可若是敢说陛下不好,只怕随着而来的,不是什么升迁的机会,而是一纸降罪的文书。
就算不要了他这颗脑袋也得让他脱下一层皮。
然而敷衍了事也绝对不行,若是说不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只怕……
杨士奇顿了几秒,朱允炆也兴致勃勃的看着杨士奇。
在历史上,这位大人就擅长于做和事佬。
那就是夹在中间,谁都不得罪。
可是眼下这犀利的问题一出,他到底该站在哪一方呢?
杨士奇终于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