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略尽绵薄之力。
很快,准备的稠粥见底,朱乐吩咐下人们收拾一番后,准备明日再来。
正准备离开时。
不远处施粥铺的一对夫妇,引起了朱乐的注意。
这两人都身着华服,年约三十出头。
男的身宽体胖,明明已累的大喘粗气,却依旧坚持亲自给灾民施粥。
女的身材匀称,神情悲天悯人。
若是朱瞻基在此,必能一眼认出。
这两人,不正是当朝太子以及太子妃,也就是他的父母亲吗?
堂堂太子,居然亲自给流民施粥?
此事对于别人而言,或许觉得匪夷所思。
但对未来的仁宗皇帝朱高炽而言,却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不愿假借他人之手。
朱乐远远的打量朱高炽夫妇,莫名有种亲切感。
这种感觉,甚至比当初遇到马老头时,还要强烈。
“这两人绝非常人,至少也是南京城中的官员大户。”看着两人后方保护的壮汉们,朱乐喃喃低语。
天子脚下,官员大户没什么稀奇。
但愿意亲自给流民施粥的官员大户,倒不常见。
又凑近打量。
朱乐发现这对夫妇所施的粥,与自己相同,都是稠粥。
确实是真心救济流民!
稠粥饱腹,稀粥充饥。
若流民人数众多,用稀粥救济,能救活更多的人。
反之若流民人数较少,稠粥救济,更能让人饱腹。
南京城外流民虽有,但并不众多。
可这几日来,朱乐发现。
前来救济流民的城中大户不少,但大多使用的稀粥。
这些人与其说是来救济,倒不如说是为了博取名声。
“我来帮你们吧。”
见两人忙不过来,朱乐卷起袖子,上前亲自帮忙。
才刚来到夫妇身旁,他就察觉四周出现数道警惕视线。
或许是察觉朱乐并没有恶意,这些视线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后,很快又消失不见。
再说朱高炽夫妇。
见到朱乐后,两人都同时一愣。
觉得朱乐的长相,居然与儿子朱瞻基有几分相似。
两人都是识礼之人。
知道一直盯着别人过于失礼,便借施粥的机会移开视线。
“人祸可避,天灾奈何?”
将粥递给前方的流民,朱高炽感叹道。
“百姓说,山东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