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陈谔。
此人是秀才出身,声如洪雷,因此又被称为“大声秀才”。
这可不是陈谔第一次喷人了啊,而他上次喷的对象,正是当今皇帝朱棣!
因为一些无伤大雅的问题,陈谔谏言忤旨。
朱棣大怒,直接命人将其埋在奉天门外,只留头在外,七日后方才赦免。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想起这件事,满朝文武皆看着陈谔摇头。
而听到汉王的质问后,陈谔面色无惧,理直气壮道的:
“高祖皇帝曾亲口言,‘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朱乐虽有功,却不是军功!自然不能赐爵!”
“汉王不顾祖训,为朱乐请命赐爵,这难道不是悖祖忘宗?”
“若真如此行事,陛下岂不是要担不孝之名?”
“再者。”
“开此先河,那今后文臣立功,陛下是封爵还是不封爵?”
“若封,陛下同样要担悖祖忘宗之名。若不封,文臣心生不满,岂不是要引起国家动乱?”
“汉王此举,难道不是对国家不忠,对陛下不孝?!”
有理有据!
朱棣揉了揉自己的脑门,只觉得头疼。
陈谔的这些话,哪怕是内阁学士也不知该如何反驳,更何况只知兵事的朱高煦?
果然。
听到陈谔的话后,朱高煦被气得不行。
他几番欲出言反驳,却无法吐出只言片语,最终憋的面色涨红,瑕疵欲裂。
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陈谔不屑一笑,又道:“陛下!臣还要告汉王结党营私、嚣张跋扈、吃空饷、收受贿赂等诸多罪状!”
“胡说道!胡说道!”朱高煦近乎快失去理智。
“敢问汉王,可知这是什么?”陈谔随手拿出一粒金豆子。
“……”
朱高煦瞬间语噻,怒气值再次上升。
懒得理会他,陈谔朝朱棣道:
“陛下!国库空虚,汉王却长期吃空饷。”
“为了结党营私,大部分朝臣都收到过汉王的金豆子!”
“就连臣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也收到了一粒!”
“如此行径,不仅误国,还乱政!”
说到这,陈谔当即跪地磕头,继续道:“陛下,汉王罪状,罄竹难书!为国家计,为天下计!望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