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和百官忧心的是,如何彻底平定灾情。
若是国库充盈。
开仓赈灾后,国库将会拨发银两,让这些流民重回山东。通过挖掘沟井,取地下水,引水灌田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的问题。
但如今的状况,明显做不到。
“我再问你,加快迁都事宜,是否需要大量人力?”朱乐又问。
“不错。”朱高炽本能点头,想到了什么。
“招流民为工,用赈灾粮食让其饱腹,先工后钱,待干旱过去,天降大雨后,再让这些流民返回山东。如此一来,灾情自解。”朱乐终于说出重点。
此话,让朱高炽陷入沉思。
此举,一举数得。
如此一来,让国家只需用本就是赈灾的粮食,却招来大量人力用以建都。
流民有了事干,又能饱腹,自然不会四处乱窜。
诚然。
召数万流民为工,到时的工钱数字异常庞大。
但别忘了。
众所周知,饥荒时人力极其廉价!
反正迁都要花钱。
现在有个办法,既能平定灾情,又能加快迁都进度,何乐而不为?
而对于流民的工钱,完全可以等灾情过后,其他税收上来后再慢慢支付,想来如今都快活不下去的流民,绝不会计较这些。
“妙哉!妙哉!!”
想通这些后,朱高炽激动不已,拍手称赞。
朱乐直接翻了个白眼,板着脸不言不语。
现在知道称赞了?刚才是谁黑着个脸,准备拂袖离去的?
“呃……”
见状,朱高炽有些尴尬,在心中重新评价朱乐。
此子。
虽有些不孝,但智慧才华,绝对碾压当朝百官!
毕竟这个让百官殚精竭虑,皇帝忧心忡忡的难题,却被朱乐的三策轻松化解。
朱高炽笃定。
这个马京之孙,其智堪比撰写《农政全书》,创造一条鞭法的朱乐!
“我替数万流民,感谢于你!”朱高炽拱手,深鞠一躬。
他不愧是后来的仁宗。
如今身为堂堂太子,居然向一少年折腰。此等胸襟,不愧“仁”字。
别人都这样了,朱乐自然也不好继续摆脸色,嘴中说着“不用”,赶紧将其扶起。
“我很好奇,此三策你是如何想到?”朱高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