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有策应对饥荒?
虽心中觉得不现实,但他还是选择洗耳恭听。
这就是太子与汉王等人的区别。
若换做汉王朱高煦,绝对会在一番嘲讽后,直接离去。更甚者,说不定还会赏朱乐几鞭子。
“此策,我希望借你之口,传给当朝一个姓马的官员,此人品级不低,年过五旬,你只要打听一番,应该会有印象。”朱乐又道。
姓马的官员?品级不低?
朱高炽眼睛微眯,暗自思考。
提起马姓,他第一是时间想到的就是郑和。
毕竟郑和原名马三宝。
但由于年龄不同,自然被排除。
紧接着,朱高炽又想起另一人。
刑部左侍郎,马京!
马京年过五十,官至三品,与朱乐所言完全一致。
难道此人是马京之孙?
打量了朱乐一眼,朱高炽心中对其的好感再次攀升。
毕竟马京是有名的太子党!
“好!”朱高炽当即答应下来。
见他答应的如此干脆,朱乐一时又犹豫了啊。
关于应对饥荒的策略,他原本想亲自告知马老头,让后者再建一些功劳。
但见不到人啊!谁知道眼前的人会不会独吞功劳?
无奈,此刻也没有其他办法。
朱乐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饥荒蔓延,百姓流离失所吧?
似看穿了他的想法,朱高炽笑道:“小子放心,我与马京关系匪浅,断不会因为些许功劳,折了两人的情谊。”
原来马老头叫马京?
朱乐原本不想深究马老头的身份,但此刻实在按耐不住心中好奇。
便有意质疑:“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这弄得朱高炽一阵无语。
应对灾情的策略是否有效,还得不得而知。可此人,却跟防贼一样防着自己?
若非认为朱乐是马京之孙,朱高炽性格再好,此时也有拂袖而去的想法。
“马京,字子高,年五十有。”
“他乃洪武年间进士,授翰林编修,历左通政、大理卿,如今为刑部左侍郎,官至三品。”
“他性情耿直,表里如一。待人真诚,行事尽诚翊赞,历久愈笃,深得太子倚重。”
“马京育有两子,颇有才华,皆为翰林学士。”
“这些,我说的对也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