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是什么宝贝,李驸马的眼神恨不得绑了去。
沈括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干巴巴的笑了笑道,“都尉凭底拿我乱说笑。”
“绝无虚言,我可以跟存中兄白纸黑字签下契约。”李琦认真道。
沈括不淡定了,小心肝扑通扑通的跳,十万贯,这个数字真的真的太挠心。
李琦不知道沈括回家后被浑家天天数落,他放出的十万贯薪酬吓傻了许多人,连赵顼都偷偷留意沈括的背影,琢磨对方到底为何值十万贯的年薪。
路政一摊的事安排妥当,有未来的长久工作吸引着,工地上的工人只会干劲更足。
工业新区不用再做调整,半年前才扩张,按部就班就好,肥皂厂和肉食品加工厂正施工中,产生利润还得等翻过年。
李琦正召集家中产业的管理人员开会,布置后续工作。
水泥厂分散出去,技术自然被投标的各家牢牢保密,当初在朝堂按了手印,不许泄秘,不许销往他国。
专利法的实施让大宋前所未有的重视技术,只要肯在朝堂交钱写明配方、技术的产业,朝堂出面控制,时限期内凡是偷师之人,以死罪论处。
刑罚定的过于严厉,李琦却双手支持,华夏创造的精湛技艺有多少流入了他邦,没有造纸术、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的传播,西方人得意个屁。
四大发明托起了人类文明的辉煌,多少人受益,乃乃的回头就来抢华夏,李琦宁肯用血淋淋的屠刀教会宋人,技术就是银钱,就是进步,想要就去专研,就去牢牢守护。
如今这四大发明早传了出去,李琦不知道自己亡羊补牢的措施能挽回多少。
玻璃镜子的管控起了好头,不过李家一些雇佣的雇工被强行转去了玻璃工坊和镜子工坊,李琦没办法,他不能不点头。陈匠师被授了官,带着徒弟管理着各项工序。
水泥窑的技术工同样派出去不少,教授技术,辅助各州的水泥窑厂建立起来,这些人会成为管事,留在当地落叶生根。
如今李家最大的产业支柱是矿场,众多的人力、物力开始向矿场倾斜,李琦打算用两年,除保留水泥窑、琉璃灯具外,其他的都迁入矿场。原本透明平板玻璃的出现可以让琉璃厂再上个台阶,可惜赵顼和银行的股东都不许他自家生产,死活划拉到镜子产业中。
银行同样在李家的矿场入了股,大笔的资金投入下,矿场的规模一日日在扩大,以后的路,将是技术为王,冶铁业的革新和改进被列入重中之重,这也是他不惜十万贯诱/惑沈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