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琦把自己所想跟王安石探讨了一番,王安石沉思许久后道,“农田水利的执行还算不错,这方田法,看来确实得废除。”
李琦心中一动,他想起在辽国看到的寺庙,沈括曾经提到释、道两家占有许多良田资产,尽收民利时还高利放贷,更有一些祸害民间。
“此法无需尽废,”李琦忙拦住王安石道,“僧庙道观,占地颇多,相公可派人专司核查,将此等不公之地强行收回,也算好事。”
王安石走了,跟李琦一番交流,他的心情很好。李琦默念着“阿弥陀佛”和“无量天尊”,僧、道两家有难了,王大牛集中官府力量,把矛头对准一处,强权之下许多和尚和道士该痛哭流涕了。
他对释、道两家没偏见,只是大宋现在的状况,寺庙和道观确实做的过份,好好的劝人为善不去宣扬,占了大量的土地还放高利贷,吃些苦头也是应该。
朝堂终于同意李琦出使,声势造的很大,故意要让某些心怀不轨之人得到消息。
李琦表面上还是辽国驸马,这次也算回去省亲,顾惜惜这个辽国假公主也随同一行。赵蓉自然不舍得离开李琦,再怎么说这趟出使也有风险,看着眼泪汪汪的蓉儿,得,李琦干脆也点了头,两个妻子一起走,顺便也让蓉儿领略下北国风光。
因为一直无所出,赵蓉和顾惜惜压力很大,李琦看的心疼,出去散散心也好,至于刺客的威胁,他不相信面对国家/暴/力,些许小丑能翻起浪花。
李琦将要出使辽国的消息还在传播,他慢慢等着有心人聚齐,这次既然打算设局,就得把危险一网打尽。
出使的副使是苏轼,李琦建议的,这位老苏同志的文采不用白不用,辽国贵族非常喜爱中原文化,就让老苏出马好好震震辽人。
老苏那几首名震后世的诗词还未出来,李琦愁的不行,前后买了不少诗词,看来这位不受点磨难真憋不出千古名句。
赵顼给李琦这个半瓶子墨水戴了个端明阁学士的头衔,如今他也算从作弊骗了个举人,又混上进士,再到学士,妥妥的打入到士大夫内部。
赵挺之来了,人黑瘦黑瘦的差点让李琦没认出来,修路的差遣可把对方累的不轻。
李琦趁着出使的消息发散中,着手安排各项工作。听完赵挺之的回报,韩绛和沈括也对完了今年路政开支的账目,他拿出道路的后续安排,一样样给众人讲明。
新修的三条路,其一是经西京河南府(洛阳)过京兆府(长安)到庆州,这条路最长;还有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