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括忙着挣钱时李琦也没闲着,在辽境一路考察他发现这一路会说汉语的竟然达到百分之九十,虽然不是汴梁味,但是与他交谈绝对没问题,最最重要的是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宋制或仿宋制的铜钱。
这代表什么,代表他的计划绝对有实现的可能。辽国的粮、茶、酒、衣物等等日用品百分之八十都是大宋输出,辽国自己的粮食并不能自足,畜牧业是主要的出口产品。
大宋想买马,买好马,辽国不敢卖,连拉车的劣马都限制着数量在榷场交易。辽国这里一匹劣马不足一贯,汴京却是要十贯左右。除去马匹,辽国能用来交易的东西不多,牛羊长途运往汴京损耗太大,更别提卖到淮河以南。
辽国的经济已经彻底被大宋垄断,如果大宋有足够的铜,每年光铸币就能把辽国生产的东西全部买完,汴京的百姓就如后世的老美一样,尽可以享受金融垄断的优势,继续不停的铸币,想要什么买什么,直到武装到牙齿等着西方那群最卑劣的强盗来。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大宋缺钱,李琦能记得的大量铜矿分布在印尼的艾斯伯格山和格拉斯贝,菲律宾的吕宋山区。此时只能干想着流口水,手实在没那么长。若是能夺取那些铜运回来铸币,再转手吸纳周边各国的资源,最后慢慢以纸钞替代部分信用流通,大宋将会走上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大理国那的铜骗过来也许能顶一阵,日本那还有个银山,用数百年的生产积累换取银钱和抢夺铜银矿搜刮各国资源完全不同,这些问题都得慢慢谋划。如今西夏让大宋年年失血,哪还有精力分身去打别人的主意。
白山黑水间的危险一日不除,辽和北宋都会被小辫子一脚踹翻。眼下必须要先给大宋挣钱输血,把辽国绑在一起发财,以辽国的疆域和实力,绕过西夏走丝绸之路,将会开辟一条崭新的羊毛之路。
这次李琦对辽国真是带着十二分的好意来的,绝对会让辽国贵族发财,至于辽国会不会发生“羊吃人”,辽和西夏会不会为了畜牧业和羊毛之路大打出手,他拭目以待。真要不行,他还准备了放血计划,只要小辫子没崛起,就得有限度控制辽国的财富。
李琦想的满嘴是口水,不是,应该是吃的满嘴口水,西瓜啊,这玩意在汴京可没这么甜。他一直以为是西域传入的,问过沈括被这位学者好一番鄙视,原来西瓜此时称“寒瓜”,汉武帝时派人带着丝绸乘舟出海去换取明珠、奇石、异物、香料,随同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华夏,从东南沿海又逐步传到西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