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五章 万事开头难(2 / 4)

北宋搅屎棍 甲说 3151 字 2021-06-09

制的皮革和呢布面料以及刚织成的毛线衣物,跨马向大内赶去。

赵顼这次发了狠,要不是银钱实在紧张,他都有心朝堂全部出资,不跟辽国合作。李琦好歹才劝住,设厂和工人的事还可以挤挤,大规模的采购生皮、羊毛和牲畜,那钱可不是一点半点。何况他还有自己的安排,这次辽国君臣说什么也得哄进来。

晾了几天,制革业的匠人彻底慌了神,直接上门哭诉,只求李琦留口饭吃,千万别到处推广。实在不行,也可留在工部替新厂出力。

装模作样的推拒了数次,最后李琦为难的表示尽可能试试,但要众人无私传授各自的技艺。他可以求官家给个恩典,献出技艺的赏钱年年发放,五十年为期,谁教出的徒弟又多又好,他可以尽力保举个小官做做。

一席话说的众人为难许久,李琦也不多劝,只让众人回去想清楚,三天后便是回返之日。

这些匠人拖家带口来汴京,地方官都算的徭役,官府不会补一文钱。想到家小来去一番肯定得大伤元气,回去还不知日子怎么过,众人一时间悲从心来。

第二天李琦有意领着将作监制造皮具的几位老匠师看看众人,没等天黑,三三两两便有些人屈服了,愿意接受李琦的条件。

剩下的事自然好办,除掉十来户最顽固的,大多数匠师都在李琦拿出的奇怪协议上画了押。

大环节终于理顺,王安石和司马光两派的人在各自领头人的警告中没人敢设置障碍,很快十多万贯银两如水般花去,一批一批的转籍兵士随着新加入的制革匠师扶老携幼向河北的新区迁移。

幸好这条路的大部分都是水泥路面,李琦亲自给兵士的将来做了保证,冲着他两次完美的安置无人反对。再加上朝堂派出的官吏一路维持,迁移之事有条不紊的展开。

赵顼这次点的负责官员还真不错,都是有过和数万流民打过交道的,让李琦省了不少心。初期的工作暂告一段落,他该北行了,出使辽国去忽悠那边的君臣。

李琦的官职不适合当正使,赵顼为难了许久不知该点谁跑一趟配合他。

辽国对于汴京毫无吸引力,一般都是贺使节来回跑跑,朝堂重臣自然不愿去。看看为难的君臣,李琦转了转眼珠,得,再坑害沈括一次,趁机让这位刷刷辽国的山川地理,跟自己配合上也不会扯后腿。

李琦的建议得到赵顼和几位相公赞同,圣旨很快下达,沈存中为正使,李琦副之,带了不少礼物使往辽国。

沈括对于出使辽国有没有怨言李琦不知道,短时间内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