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是防守,那么便干脆整出个乌龟刺猬流,用水泥和荆棘铁网来加强边境防守。铁丝网不能解决骑兵,但是能最大化抵御骑兵的冲锋,后世二战中铁丝网和战壕的应用可谓经典,要没有坦克和巨炮,铁丝网可以一直横亘在战场上成为最好的绞肉机。
铁丝网对于城墙防御战更是不错的利器,想到敌人冒着箭雨、石块和沸汁攀上城墙,却对着满是铁刺的荆棘傻了眼,李琦的心情大好,变法的事自己琢磨不透,给异族添乱绝对没有问题。
抽丝术华夏春秋时便已掌握,那时多为金、银、铜丝,抽取铁丝、钢丝似乎唐末就有了,到宋时已经不是太大难题,民间的针和鱼钩都是如此生产,可不会象李白见的那样拿个铁棍去磨。
此时的抽丝术都是单根抽取,效率低下,对于李琦那遍布边境的荆棘铁网梦明显差的好远好远,就目前的工艺,扩大十倍再生产十年未必能把宋夏边境拉上一圈。他特意改了抽丝的技术,仿的几百年后西方的六孔牵拉法,利用水力迅速制造铁丝。反正是拿去防御的,即便抽出的铁丝粗细不均,长短不齐,编上突刺缠上人、马一样要命。
铁丝对于钢铁的质量要求实在不高,连制作缝衣针的要求都比铁丝高的多。尖尖的木桩打在地下,工字型的蚂蝗钉把铁丝网牢牢扣住,野外建防御网便利的太多,就连张拱那只懂诗词的脑袋都看明白了李琦的实验,忍不住拍手叫绝。
匆匆生产了十来车,李琦打算偷偷去趟宋夏边境,检验下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如果这次效果不错,枢密院的采购量绝对非常庞大,对于可以抵御外族的事赵项倒是从没犹豫过,无非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说起来赵项这点倒是很激进,打垮夏人、收回燕云的壮志连李琦都看的出来。
上次王安石想让李琦放弃驸马侧身朝堂一事彻底没戏,王大牛无奈下询问能否以民间商贾的身份接手最后一批,又被他明确的拒绝。望着王大牛失望离开的背影他心里也感觉不是滋味。
这次弄出质量不是一般差的铁丝网,李琦是想给大宋多加层防御能力,同时还了王大牛、文彦博、司马光一番看重的人情,也为赵蓉那个赵家的祖宗尽点心,让自己发财时心里少点愧疚。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还没有建国,大宋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这条荆棘长城,乌龟流没什么不好的,对于缺少骑兵的大宋耗下去反而最有利,贸然的攻击只会让最精锐的边军损失殆尽。
边军的实力如何上次裁汰比试时显露过一些,后来李琦也从各处打听过。大宋百多万的军队边军战力最强,其中又以一直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