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四章 发展(1 / 4)

北宋搅屎棍 甲说 3152 字 2021-06-09

?李琦选择在阳城建钢铁厂,主要是考虑运输和燃料,这样成本上他就扳回不少劣势。至于钢铁质量差的问题,他把煤炼成焦炭,再和铁矿石、石灰石等一起灼烧,虽说炼出的铁夹杂的磷、硫依旧很多,但比直接使用煤已经好了不少,最差也达到了河北东西两路的质量水平。

再加上水力鼓风,而且他采取的是热炉供氧,炼炉容纳量大,消耗的焦炭少,出铁速度快,质量也能保证。利用可以实现的两处技术,李琦的成本下降了一半多,同样可以炼出此时的残次钢铁。

之所以说是残次品,罪魁祸首就是磷和硫,这样的钢铁做农具还凑活,做兵器却是害人,尤其是冬季寒冷时,砍上几次便会断裂。抛开王朝的更替,汉民族在对抗北方异族入侵时,最大的难题便来源于兵器。磷、硫的问题以此时的技术根本无法很好的解决,对于元素的认知还要等到几百年后的欧洲。除非把沈括那样的人绑来一些,齐心合力再加上李琦指明大致原理,用上十来年也许能整出批量生产高质量钢铁的方法。

农耕民族人口繁衍太多,树木的砍伐一年甚于一年,水土流失的问题不用说了,只说冶炼钢铁,实际上是庞大的人口自己毁了树木,毁了家园,毁了高质量的钢铁。看看倭国学自盛唐的唐刀,其实根本是因为倭国还在使用树木冶炼。盛唐之后,汉人逐渐式微,一次征战消耗巨大,用李琦这个理科生的眼光来看,不能不说与冶铁业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历史给汉民族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欧洲还在一片蒙昧时,汉、唐已创建了灿烂的文明,可惜谁又能看到这一切繁华似锦后潜藏着巨大的危机。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到辫子朝,连个高质量的枪炮钢都整不出来,更别提建造舰船。

绑沈括来发展钢铁只能是说笑,李琦要真敢做老沈能同他玩命,这回儿正满腹怨气的被赵项打发到江南旅游着呢。李琦只能暗自埋怨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当年学了太多的狗屁玩意。朝堂的事他玩不转,可要有机会提高大宋抵御外族入侵的能力对于他来说还是义不容辞的。这与赵家的皇帝无关,纯粹是不想异族毁了华夏文明。

高炉一日日成型,开采的铁矿石堆起一座小山,河边上水利带动的千斤锤正不断砸碎矿石。木质的水利传动毕竟能力有限,损坏率也高,眼下只能带动千斤,再想扩大增加效率,只有等换上钢铁的一天。

冶炼厂出产的残次钢铁李琦已做好打算,计划用水力和人力,千锤百炼先用笨办法搞出少量高质量的把水力传动换了。这事不急,慢慢来两三年应该可以做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