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一章 冬至(1 / 4)

北宋搅屎棍 甲说 3198 字 2021-06-09

?日子一天天过,天气越来越冷,李琦又恢复了生龙活虎,只是那两人便如落雪融入泥中,彻底没了踪迹。遭此无妄之灾,李琦琢磨了许久,他发财的路子都是另辟蹊径,并未涉入勋贵豪门原本的产业。论起家业,他不过才挤入富豪,离那豪门世家差着很远。眼红他来钱路子的肯定有,但决不至于到撕破脸的地步。

不久前赵项令韩绛制置三司条例,下诏五服之外因袭递补的外臣,子孙不再赐名授官。随后又赐给禁军冰炭钱,设置交子务,把印钞厂的规格提升,直属三司管辖。

忠叔请来了八人,都是有家小的,江湖中名声不错。领头的吴姓老者一双肉掌直接震碎十几层砖瓦,李琦大喜,开了高薪留下师徒几人,家小也一并安置在府内。铁掌吴最年轻的两个徒弟一个姓沈名开,另一位姓张名少平,被李琦直接要了去,给两人打制了根镔铁的齐眉棍,出入都跟着自己,猛一看便如那横行霸道的衙内,倒是威风八面。

经过半年多的沉淀,头一批裁汰兵士的安置情况非常不错,王安石和诸位相公再三说明,在赵项的支持下准备开始第二轮的裁汰工作。第一次裁汰时挤出的空饷比较多,实际裁了三千人,这次各处七七八八的再一挤,吃空饷的赶不上第一回,王安石又打算步子放大点,一下划拉出近两万人。

看到枢密院最终报来的人数,赵项和相公们犯起了愁。这回可不是小数目,几处兵营校场合并后只在外城空出百余亩土地,其余五百多亩却是在城外,让原本蠢蠢欲动的勋贵豪门纷纷打了退堂鼓。

裁汰兵士转民间安置是王安石针对军事革新的第一步,去除不合格的兵士后他还计划要推行保甲法,挑选强壮敢战之人补充各军。如今箭在弦上,这一步停下来后续工作就没法进行。裁汰之事赶在开春就得开始,一时间急的他满嘴燎泡,茶饭不思。十几家勋贵只看上外城的那块土地,坦言要学着李琦的样子合建两座剧院,对于裁汰兵士,每家最多能接纳十几户佃农,与朝堂的要求实在相去甚远。

其实强要安置每家收个二、三百户挤一挤还是能办到,关键清田的试行诏令一下,各家都叫苦不迭,使尽手腕上下遮掩,谁又敢实话说有多余的土地。

朝堂上争论了数日,依旧拿不出可行的方案,最后三司提出还按最早的计划,裁汰兵士全部迁往荆湖南路,发卖外城和城外的土地以作迁移安置费用。这一下捅了马蜂窝,保守派原本就在抵触,有李琦良好的安置情况在前,如今再要说千里迢迢撵人,简直是乱弹琴。

各派大佬顿时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