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一间间被争抢完毕,一场别出心裁的拍卖在火爆中结束,两种不同的拍卖方式引得汴京城议论纷纷,有人欢喜有人恼恨,好事者评价道:“奸驸马施诡计敲骨吸髓,众财神入瓮中痛入心扉”。
李琦不理京城中如何,银两交割完毕后他终于算是清闲下来,郭兴、马全和宋成三人各带着一百来人开始建设已售出的商铺,他找来几位帐房细细的梳理了一遍帐目。百多间的铺子,最高的三千六百两成交,最低的也是千多两,全部算下来收了二十六万余贯。建设剧院和书馆原本的近三万两全投了进去,加上三家送来的一万五和陆续投入的流水,后期的商铺建设还得三万多流水,杂七杂八合计近八万贯,投入和产出的回报也就三倍多一点,比起后世的地产业自己做的实在是太一般般。
赵宋的商税是二十税一,没有细致的行业划分,这是让李琦最开心的事情。他给曹、高、向三家的主事各包了七千两,算上一家一间白送的铺子,五千两的投入短短时间翻了一番,三家人自是满意异常,只说驸马若还有此般赚钱的美事一定别忘带上三家。
划出八万贯交给姚管事,赶在年底前建造三千多套砖房,李琦大手一挥,所有签了保密契约的转民籍兵士家庭全部安排砖房。消息一出,雇工们再无抵触,争先恐后的签了契约,就是那砖窑、瓷窑和煤厂的雇工也求上各自管事,不管有没有需要保密的先签了再说。
上回朝堂争论、李琦被藤条抽屁股,拖到现在已经没了下文。沈括悄悄给李琦算过账,这一次裁汰,李琦接收了三千人,实际枢密院兵册上少了近一万,其中自然还有吃空饷的猫腻。禁军一少各州府的厢兵自然跟着裁汰,一来一去朝廷省了三万多兵士的开支。
赵项朝去年总共的税收三千二百多万贯,算上丝、麻、绢和粮草,一百多万的军队消耗几乎占去六成,皇室和朝廷开支再占两成,余下两成艰难支应各处,到年底户部的银库空荡荡的可以跑马。怪不的王大牛急的跳蹦子,赵项对内侍暗自手下留情装作不知。皇帝可不傻,比起节省钱粮和下一步继续裁汰,李琦那天价的“专利”保密契约根本不算个事。
李琦搞明了缘由,不由一阵苦笑,满汴梁说自己脸皮厚,有赵项脸皮厚么?占了便宜还扒自己裤子,简直黑到了骨子里。他打定主意以后离赵项远点,就等着准媳妇过门。
李琦又给各窑厂拨了一大笔银子扩大生产,砖窑和瓷窑保持目前的规模不变,低温地瓷砖太简单,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仿制。砖窑实际上是赔钱经营,大老远的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