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召唤,李琦无奈别了赵蓉,一步三回头的向内殿走去。
其实老太太已经知道了殿上李琦的对答,显然对事情的结果很满意,最后表示曹家出的那钱就当捐书馆了,也算给那不争气的几个侄儿一个教训。李琦口头答应,心里却真不敢如此做,高太后娘家和圣人娘家的钱该分的好处还得分,如何能少了曹家的。不过经此一事,宫中几位想必对自己的印象大好,结下这个善缘终有好处。
建图书馆是他进宫前琢磨的主意,最早打算建四座剧院,因为资金不足改成两座,如今接了裁汰之事只能先建一座。考虑到梨园中演戏的人手也不足,他只是预留了另一座的位置。
汴京城的房子贵不贵?他最有感触,当初买那个梨园便吓了他一跳,老苏兄弟还是官员,薪俸不低,在京城里也只能租房子。汴京城的消费全大宋是最高,除掉家小开支想存钱买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于下层的穷苦之人,租住在狭小的隔间里,那种情形和后世三十年代上海颇为相似。
朝堂三令五申不许抬高住房价格,可惜越压制价越高。李琦真要建住房卖赵项拿他也没辙,心里不痛快是肯定的,相公们更不用说,但是一牵扯上其他皇亲国戚,这事就变成了预谋,往大里说确实是罔顾百姓生计。
预留的空地改建图书馆,虽说要多花点建筑的钱,还得修改下规划,不过与他原先的设计倒不矛盾。这一来也算一劳永逸封住跳腾之人的嘴。他脑中已有了修改后的大致形状,一个半环形的剧院,正对一条长廊般的图书馆,两侧安装玻璃方便采光,整体形状象个蘑菇。
剧院是伞状的蘑菇头,图书馆是长条的根茎,围绕这个蘑菇,分区域建上数排三层的商铺,上层住家,下层经商,再有剧院和图书馆吸引人气,商铺的价值只会腾腾往上涨。
算上敲赵项的钱,这次进宫白落两千多两,后期的书籍还没算,李琦一路喜滋滋的回了家。门房里送来张帖子,他拿起一瞅,沈存中啊沈存中,终于主动相约了,看来这夫人路线实在不错,今天该说是三喜临门。
没等他开心完,门房转来说有人来访,他忍不住直愣,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啦?还有谁会登自己这驸马的门槛?
仔细瞅了眼帖子,李琦哑然失笑,王诜,字晋卿,妥妥的又是位驸马都尉,娶的英宗女儿,正经的神宗赵项的姐夫。
开了正门李琦亲自去迎进了王诜,安座端茶,两人相互打量了下,不约而同笑起来。王诜也就二十刚出头,神色随意轻松,一身青白皂袍,长发惬意的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