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没见到赵蓉。
李琦回家一说,把老夫人吓了一跳,猛得在京城中多了二百余亩地,本该开心的,想到数万张要吃饭的嘴,一时间愁的不行。李琦好说歹说,又指着马灯信誓旦旦的保证,才算让老夫人松了口气。
谢六一听到上司正式的通告便赶了来,之前李琦让小乙通过气,他自己拉了帮知根知底够义气的兄弟,又说服了不少有手艺的主动要求转为民籍。李琦仔细问过这批裁汰兵士的情况,琢磨良久一样样罗列要做的事,分别交给谢六和小乙去办。
宣威军营房里有松了口气的,有半信半疑的,等过了几天,枢密院把驸马灯展示出来,并公布兵部会先采购两万件,立时便有人欢喜雀跃起来,这下终于不用扶老携幼的迁移荆湖了,看来驸马不是强占城中土地,确实为大家找了条生计。
李琦却对枢密院借去自己送给赵蓉的灯颇为不满,两万件,说起来好吓人,按李琦的报价也就四千两银子,不过是安退伍兵士的心,他现在可不会把四千两看在眼里。
第二天李琦在开封府耗了半天,把土地各项手续办完,又赶紧拐去兵部找人。宋时的兵制是更戎法,几年会做轮换,汴京城禁军的各家房子都是兵部分配,实在没想到,竟然是国家分房。李琦搞清状况后迅速设法补救,这三千户可不能一下搬出来,赵蓉庄子上才建了百来间的砖房。兵部晃了一圈,门都没让进,李琦急了,干脆到枢密院直接找上文彦博。
老文倒是没做推辞,直接点了头,同意这批裁汰的军士暂时居住到年末,并且营房里除兵器、皮甲上交外,其他东西可暂时借用,腾出时间等待李琦慢慢安置。李琦一下对文彦博印象好了许多,昨天还担心对方惦记马灯的制法,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再三感谢后李琦表示兵部的采购自己到时多奉送一万件,乐的文彦博直把他送出了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小乙已经去通知赵蓉庄子上的雇工扩大各窑,全力加速生产,李琦特意写了如何计件发放奖励的规则和后续安排,一同带给姚管事执行,自己开始着手准备整顿裁汰的兵士。
南城校场上,近三千脱去军甲的百姓交头接耳的议论着,李琦让人抬着两筐白花花的银子上了高台。看看下面乱七八糟的站队,李琦皱皱眉,一脚踹翻了银筐,白花花的银子洒在台上,被阳光一照亮的刺眼,瞬间校场上安静下来。
“一炷香的时间,不想做雇工的站到那边去,每人二十两,拿了钱好聚好散,各位凭自己本事发财!”李琦懒得废话,雇工讲究个你情我愿,强扭的瓜不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