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明军舰船编队正张开所有风帆,全速向厦门方向挺进。
海警副司令张大宝、海警台北大队大队长兼政委华人哲带着六艘机帆海警船作为前锋,一马当先走在编队的最前面。
第二梯队是以“基隆号”为首的四艘海军战舰,这是编队最强的战力。
第三梯队是运输人员物资的船队,由100艘二桅、三桅风帆海船组成,满载着两个旅的羽林军和一万武警,以及各式物资装备。
后卫是由台南大队的六艘机帆海警船,由海警司令蒋理、海警台南大队大队长兼政委王潇负责指挥。
作为前锋、后卫的海警船队,全都配备上了一个营的陆战队。
因为要迁就运输船队的速度,编队没有开动机器动力,只是依靠船帆的动力,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破浪而行。
“基隆”舰指挥舱,固定在墙上的船钟指针已经指向十一点。
“走吧!去睡舱抓紧时间休息一下,还有六个小时才能抵达厦门。”王铁锤站起身,顺手把煤油船灯的灯芯捻到最小,原本明亮的灯火一下子变得昏黄微弱。
打开舱门,看着满天的星斗,王铁锤叹息了一声,“明天事情繁杂,不一定有这么多时间让你睡觉。”
云澜摇摇头,“船摇来晃去的,也只能是简单的打个盹!”
编队已经进入到准临战状态,所有舰船均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仅有航行信号灯闪着微弱的光芒。
一袋袋沙子已经从各个舰船的底舱被运了上来,整齐地码堆、捆扎在各自的舰桥和炮位周围。
所有舰船甲板上的无关紧要物件,包括在战斗状态下派不上用场的帆缆、索具,全被彻底清除、收起,桅杆也用细钢丝绳绑好拉紧。
除了值更执勤人员,全体将士们全都和衣躺在各自的床铺上,抓紧在战斗前的最后一瞬时间好好休息。
运输船队上的羽林军和武警部队,也是一个个怀抱着钢枪,默不作声的坐在底舱中打着盹,静等战斗的号令。
凌晨五点,明军海上编队顺利进入金门岛料罗湾。
金门诸岛周边属于近海,风浪比较平缓。
羽林军、武警部队的将士们大大的舒了一口气,“总算是风平浪静!”
他们跟船出海锻炼,也有半年多的时间,在海上更是数次经历大风浪的考验,大多数人习惯了风浪的颠簸,但晕船的感觉总是不那么舒服。
编队指挥部下达命令,各船抓紧时间组织人员休整,补充能量,尽快恢复体力